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濃霧中的聖鳥:帝雉與藍腹鷴的魅力
過去多年在台灣各地賞鳥,每次不期而遇國寶鳥「藍腹鷴」及「帝雉」,縱使是驚鴻一撇,都讓我的心情特別愉快,但內人一直抱怨,她沒有真正看過牠們的真面貌。沒想到除夕日與兩位新鮮人來大雪山林道,雖然沒像以往看到多種山鳥,但我們不僅看到藍腹鷴,同時近距離觀賞到一對台灣帝雉。這種在自然環境裡的美麗相遇,若非親眼目睹,很難相信,也讓我們在農曆過年前有個非常完美的句點。
出發前
大雪山林道是國際重要賞鳥地點,鳥類有32科107種,而台灣的17種特有種鳥類中,大雪山竟然有14種,可見此地的鳥況豐富,也是我們全家每年農曆年前常來的賞鳥點。大雪山林道23 K的藍腹鷴、23.5 K的黃腹琉璃及47 K的帝雉,早已是賞鳥者耳熟能詳的據點,每次來大雪山總是在這幾處看到許多鳥人在等候,大型攝影器材、大砲對準鳥兒可能的出沒點,是一種奇景,就像迎接名人入境,記者聚集等候似的! 由於元月底好友王建功及吳憲政告知23.5 K山桐子的紅色果實已完全掉落,可能沒有山鳥會在此啄食,而23 K及47 K的國寶鳥又是可遇不可求,因此,內人與我似乎對此趟上山賞鳥並不期待,但行程既已安排,我們還是如期前往。
23 K巧遇藍腹鷴
藍腹鷴(Swinhoe’s pheasan, Taiwan blue pheasant)又稱華雞或山雞,是中低海拔稀有的台灣特有種,目前仍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的紅皮書裡。藍腹鷴棲息於中低海拔原始森林的灌木草叢,性情隱密、機警,常於晨昏出沒。雄鳥羽色鮮豔,全身黑藍色,具有光澤,上背部白色,尾羽黑藍色,中央兩根白色使得尾羽是辨識藍腹鷴的重要特徵;雌鳥羽色具有保護性的褐色,而背部具有似箭頭狀的斑紋,腳為紅色是其特徵。
由於我們在過年前兩天出遊,多數人仍在上班,大雪山林道車輛不多,一路順暢。沿途果園林立,白色的梨花到處都是,經15 K後,已無一般民宅,林道兩旁高聳的原始林相是我喜歡的景觀,台灣獼猴也出現在林道旁。車緩慢上坡至23 K前,路旁豎立著藍腹鷴出沒的標誌,車內個個張開眼睛,注視前方動態,午後2:10兒子第一時間看到母的藍腹鷴在山壁的水溝旁覓食。具保護色的母鳥,對第一次賞鳥者而言,是項挑戰,還好牠在走動,較易觀察。沒想到牠不孤單,竟然是四隻母的,像是同一家族聚集在覓食,只是怎麼沒看到公鳥呢? 難道牠躲在暗處警戒嗎?
車停在路中央,五個人注視著牠們的一舉一動,搖下車窗拍照,顯然牠們似乎知道我們在偷窺,沒多久走入草叢,消失在我們眼前。這與三年前在頂笨仔牛山我們一大群人躲在帳篷內偷窺藍腹鷴覓食、玩耍的情境有異曲同工之處,只是此次出現時間稍短,無法細細觀察。
帝雉的習性
依據維基百科描述帝雉(Mikado Pheasant)又稱台灣帝雉、黑長尾雉、海雉及烏雉。西元1906年,由英國Walter Goodfellow(華特‧古費洛)在鄒族人的頭飾上發現了兩根雄帝雉的尾羽,經鑑定後而命名。帝雉分布於台灣2000公尺以上陡峭的針闊葉混合林,為台灣特有的長尾雉屬,也是台灣雉科鳥類中棲息於最高海拔者。個性隱秘、機警、安靜,常於雨後或晨昏有濃霧時,沿著山中小徑或林緣地帶覓食。雄鳥全長87公分(含尾羽52公分),全身呈紫藍色金屬光輝之羽毛,尾羽有明顯白色橫紋,羽色高貴。喙角黑色,腳呈暗灰色至綠褐色;雌鳥全長52公分(含尾羽20公分),全身橄欖褐色,尾羽有黑色橫斑。目前仍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的紅皮書。
47 K濃霧中的帝雉
第一天經過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售票口時已過午後三點,我擔心天候,建議直接到天池欣賞後,才至遊客中心登記住宿。路經47 K前,公路旁有禁按喇叭及不得餵食或以聲音誘鳥的標誌,違者將處以罰緩。47 K處為雲霧帶,氣溫低,三位鳥人架著大砲,坐在小板凳等候,幾隻金翼白眉在鳥人旁覓食,並沒有引起他們的興趣。閒聊之下,得知幾分鐘前拍到一對帝雉,讓我們羨慕不已。由於時間因素,我們沒有等候,直駛天池。
第二天由於鞍馬山莊園區的景色宜人,為了讓兩位初訪者欣賞園區,我們順延出發時間,短暫的逗留我們共看到紋翼畫眉、金翼白眉、冠羽畫眉、五色鳥、白腹鶇、栗背林鴝及青背山雀等。內人擔心汽車行駛會干擾帝雉的出現,因此決定在46 K先行停車,徒步上山,並注視兩旁及前方山壁,一大群火冠戴菊鳥在針葉林中跳耀,但因背光,不易看清面貌。走至47 K時,當下並沒發現帝雉的蹤影,為節省時間,我建議內人與兒子繼續留在原地觀察,我先行回頭開車。沒想到我將車開回47 K時,內人指示迅速停車。兒子指著「帝雉」就在霧濛濛的石頭旁,時間是早上10點,相機連拍,直至電池耗盡,改以iPhone接著拍。
我們隔著馬路觀賞牠的一舉一動,雄鳥、雌鳥陸續出場,就像在鄉村看到土雞在野外啄食一樣,不分雄鳥或雌鳥都低頭不停,一面啄食、一面走動。我不知牠們在啄食什麼?依據網路資料顯示帝雉是雜食者,春夏啄食地表植物的新芽、嫩葉;秋冬綠色地表植物欠缺,啄食草籽、漿果、地衣,而火炭母草、玉山懸鉤子、五節芒、車前草等也都是牠們的食物。另外,在繁殖期或嚴冬時也會改吃葷。
帝雉的魅力在於雄鳥具有雍容高貴的氣質,一襲華麗的紫藍色外衣,實在很難用色料調配出。原先我們隔著馬路拍照,之後跨過馬路,離牠們近在幾尺,牠們竟然也無視我們的存在,仍繼續啄食;就像一對恩愛的夫妻一樣,雄鳥啄完食,仰頭挺胸站立於制高點,保護雌鳥繼續啄食的情境,真令人感動!由於帝雉屬於台灣特有國寶級的鳥種,因此也被選為千元新台幣的圖案。
新鮮人的加持
多年來不知到過大雪山林道幾次,但從沒像此次這麼順利,同時看到兩種聖鳥。這不僅要天時、地利、也要人和,這次由於有葉靜樺、麗琴兩位新鮮人的加持,才得以如此幸運。兩次看到聖鳥,都是偶然所致。第一次是靜樺忘記拿毛衣,重回若茵農場,稍微延遲幾分鐘,才得以在23 K看到四隻藍腹鷴;第二次是原規劃七點用完早餐後出發,後來在鞍馬山莊逛園區,延遲至九點出發,才得以在47 K看到帝雉。這經驗再次應證了,新鮮人也是賞鳥最佳的陪伴者! 除歸功於新鮮人的加持外,兒子啟聞對鳥的敏銳力,也是能夠欣賞到藍腹鷴及帝雉的最大功臣。除歸功於新鮮人的加持外,兒子啟聞對鳥的敏銳力,也是欣賞藍腹鷴及帝雉的最大功臣。
從此次看到藍腹鷴及帝雉的時辰,打破我對牠們的認知。過去我都認為這兩種鳥一定要在晨昏及濃霧才可看到,但此次我們在下午2:10看到藍腹鷴,早上10點看到帝雉。此外,過去我們也認為不可太靠近這些鳥,否則會嚇跑牠們。但此次,我們先在馬路對面開始拍照觀察約15分之後,愈走愈接近帝雉的覓食點,牠繼續啄食無視我們的存在,顯然我們這群人已被牠們認為並無敵意的賞鳥人。
結語
一次大雪山林道之行能同時看到藍腹鷴及帝雉是無比的幸運,比買樂透,中大獎還令人高興。相信兩位同行者也能感受到喜悅,他們第一次賞鳥就能看到許多鳥人也許一輩子都可能無法碰到的奇遇之旅。雖然此次來園區只看到少數鳥種,但我們在睡夢中嘴角也會露出微笑,因為終於看到帝雉的廬山真面了!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