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的燕鷗季活動,每年都吸引相當多的愛鳥人士前往,這是我第二次參加賞鷗活動。今年能如期參加,特別感謝澎湖鳥會范光亮理事長及林長興老師的幫忙才能如願。南海及北海各個群島的燕鷗,雖隨著不同時間前來,會有不同燕鷗的種類及族群量。白眉燕鷗、玄燕鷗、鳳頭燕鷗、紅燕鷗及蒼燕鷗在本次賞鷗之旅中都有見到,其中貓嶼的白眉燕鷗及玄燕鷗、雞善嶼的鳳頭燕鷗、錠鉤嶼的白眉燕鷗,數量之多令我難忘;加上了解花嶼、東嶼坪及鳥嶼的風俗民情,也是賞鷗之旅外的意外收穫。
第一天晨八點所有參加者在南海遊客中心會合,一群人登上賞鳥船,范理事長及資深鳥友一路解說所見所聞整個南海群島。船經過雞籠嶼、桶盤嶼及虎井嶼,從船上看世界級玄武岩自然景觀的感觸特別深刻。船繞著大、小貓嶼,大量的白眉燕鷗及玄燕鷗停棲在無人島上,白色鳥屎遍布全島。玄燕鷗外觀顏色與玄武岩相似,因此當玄燕鷗不動時,並不易被發覺。
南海巡禮中,路經南鐵砧嶼(一大一小)、頭巾嶼、後袋仔嶼、金瓜仔嶼、狗沙仔嶼及東西虎井嶼,這些島嶼,多數為無人島,因此也發現許多白眉燕鷗、玄燕鷗、鳳頭燕鷗及蒼燕鷗,時而俯衝水面抓魚的畫面。船經頭巾嶼,成群的白眉燕鷗聚集該島,我們發現一群遊客在島上遊玩,這種破壞生態活動的行為,未來一定要透過規範來禁止。
花嶼是澎湖縣最西方的島嶼,也是台灣極西的行政區域,最高處海拔53公尺。此次花嶼巡禮,由花嶼國小黃國揚主任擔任導覽,黃主任為泰雅族原住民,在花嶼居住27年,娶花嶼人為妻,育有三子。花嶼戶籍300人,但只有100多人常住。島內生活辛苦,種植木爪及菜豆,蔬果及肉類大都從馬公運來,平常庫存蔬果一周,冬天肉類庫存一個月。由於船班少,加上氣候因素,食物需有更多的庫存量。電力系統並不全天供應,當地的飲用水為井水,但含鹽濃度高(1,000 ppm),此地雖有海水淡化廠,但主要用於洗滌。
花嶼燈塔建於日據時代1939年,為一白色混凝土圓塔,塔高12.5公尺,經改良後沿用3,000 W的電石氣閃光燈,每5秒一閃,光照21浬。花嶼國小位在高點,一整排雙層房舍,可鳥瞰南海群島及花嶼社區,由此遠眺大、小貓嶼,就如其名。從幼稚園至小學六年級,全校共有14位學生及10位老師,可能是全國生師比最高的學校。校內有高大的肯氏南洋杉,當天主辦單位在國小提供小卷麵線為午餐。此外,提供冰礦泉水,在炙熱的天候下,可能是最好的禮物。
從港口至燈塔,沿途山徑小路有大量銀河歡、天仁菊、龍舌蘭及幾株文殊蘭,但也有本島少見的烏面麻及木防己,社區旁有一顆本島目前最高的樹(椰子樹)。花嶼與其它島嶼最大的不同在於此地並沒玄武岩,為斑狀態安山岩;特殊的景觀需富有想像力的沙灘西瓜石及唐山大美女石頭。天湖宮為此地的大廟設有「三塔公」,由三座石塔具有抗煞抗邪,庇佑全村平安;褐鐵子置於廟宇屋簷,較為特殊。此地房屋前有石敢當,一個不夠,再加一個,不同方位設置營頭。黃主任長年在花嶼調查,發現144種鳥類及37種蝶類,包括稀有的玉帶紫斑蝶。
當船緩緩駛入東嶼坪,空蕩蕩的碼頭,只有包船遊客。我們從聚落旁的急陡坡登頂,頂上空曠草原,處處可見山羊屎,鳥瞰澎湖群島,順著羊腸小道繞完全島。社區早期的房屋以水泥為建材,而非傳統咕咾石的房舍,可見當時此地相當富裕,據林老師說早期以走私致富所致。目前島嶼沒落,沿途沒看到商店,港口有攤販賣仙人掌冰。五位義務役在此服役,當日有三位在執勤,就像其他離島的公務員一樣,基本上無事可做,若能在此充實自己,並做規劃,也將有所助益。
第二天北海之旅只有半天行程,當天在文化中心前集合,署立醫院陳聰安主任一家人也第一次前往,遊覽車至北海岐頭遊客中心登船,第一站經圓貝島扺活龍灘,這是離本島業者喜歡稱澎澎灘,一艘艘遊艇幫業者帶進觀光客玩水上活動;若為退潮,其潮間帶可以踏浪至鳥嶼。澎澎灘目前由二家業者使用1/4土地做為海上活動,另外3/4留做保育用地。周老師認為保育與經濟可以並存,但內人聽到業者談到,當他們若檢到海膽時,會當做躲避球來玩,這樣不尊重環境生態的業者實在令人不敢領教。由於我們到時是漲潮,鳥況不多,偶見一群燕鷗在海上吃丁香魚,幾隻蒼燕鷗低空飛行,前一梯次七月份來此,以紅燕鷗居多,但我們並沒有看到。大小雞善嶼有鳳頭燕鷗在空中飛翔,但大部份都停留在峭壁上,雪白的鳥屎遍布玄武岩的峭壁,大小雞善嶼的地形地貌令人驚嘆! 船經錠鉤嶼主要為白眉燕鷗,而小白沙嶼也有許多白眉燕鷗及蒼燕鷗。
鳥嶼為丁香魚的故鄉離歧頭只有20分鐘船程,港口前豎立一隻鳥的大雕像,為主要地標。鳥嶼無鳥,在所參訪的島嶼中,鳥嶼最為富裕,聚落位於港口四周,人來人往相當熱鬧。鳥嶼戶籍人口約3,000人,但實際上只有一千多人常住,為澎湖離島中人數最多的島嶼。在周老師及林老師的鼓吹下,一群人聚集在碼頭,大量採購丁香魚及魷魚絲,而仙人掌冰的小販及刨冰的小店,生意特別興隆。原本規劃在鳥嶼是欣賞村落的風俗民情,但在港口,被攤販吸引住,只有少數幾人與林老師一起前往。
一天半的賞鷗之旅,涵蓋南海及北海群島的巡禮,剛來時大家都不太會區分常見的五種燕鷗,但經由導覽員解說,每個人最後抬頭看到燕鷗的形態及顏色即可分辨,這是本次賞鷗之旅最大的收穫。由於時間關係,我們並沒看到小燕鷗,還好這種燕鷗是四草及七股的常客,因此我們不覺遺憾。透過澎湖鳥會同仁的幫忙,本梯次賞鷗之旅圓滿成功。較為可惜的是志工透過麥克風口述,常因風速及船上引擎聲的干擾,解說不易聽清楚。由於鳥會每年都舉辦類似活動,未來若能讓所有參加者都有一台接收器聽解說,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能與一群志趣相投的人參加賞鷗之旅,在酷熱的天候下走完整個行程,對每一位參加者都是挑戰,更是一次難得的體驗。群島巡禮讓我了解不同燕鷗的生態及習性;登島讓我更了解偏遠離島的風俗民情。由於澎湖生態及景觀的多樣性,在短時間並無法一一滿足我個人的許多好奇,因此,未來有機會我會再度來此,擁抱這個大自然所給予的恩賜。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年八月二十五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