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參訪上海微生物實驗室有感

利用參加第一屆上海國際臨床微生物及抗微生物化療學術會議的機會,順道參觀上海兩家著名大學附設醫院(A及B)的微生物實驗室,讓我了解大陸實驗室的現況。A醫院微生物實驗室及B醫院感染科的負責人在大陸微生物界及感染界都相當有名氣,我相信他們醫院的實驗室也應具有一定的規模。百聞不如一見,看完這兩家醫院的實驗室後,雖然他們也有最先進的設備及通過認證,但整個軟硬體的搭配,我認為他們落後台灣同等級的實驗室至少10年以上。以下簡述我的所見所聞:

A醫院是一家三級甲等的醫學中心。微生物科設在門診大樓六樓,實驗室有清潔區與污染區之分,有專門的滅菌室,但室內置放雜物,整體凌亂。血液培養主要靠著BACT ALERT 3D 8個單位(抽屜)及BACTEC FX 2部在運作,顯然此醫院以BACT ALERT為主,BACTEC FX為輔。一天只使用一個抽屜,每個血瓶培養七天。儀器的選擇,依病房所採用的血瓶而定,也沒有使用特殊血液培養瓶(如:去抗生素的血瓶、厭氧瓶及黴菌血瓶等)。我好奇的想問:血液培養系統不一,沒有使用特殊血液培養瓶,如何提升整個實驗室的分離率及作業流程呢?為什麼同一項檢查要使用兩家不同廠商的儀器呢?

細菌的鑑定是使用Vitek 2及ATB (API),但詢問工作人員才知大部分的鑑定仍以試管法來鑑定,而培養基大多買現成的商業產品。A醫院並不做厭氧菌及微需氧菌的培養,因此許多深部傷口、組織及血液培養根本無法分離厭氧菌。黴菌以CHROM Agar做酵母菌的培養,再以API系統做鑑定,並沒有做mold 的培養。耐酸性染色若為陽性,所有陽性的片子都製作影像檔儲存。分枝桿菌做培養,但若為陽性,檢體立即送至肺結核中心做鑑定及藥敏。難以理解的是結核菌室的空間,只做一般性隔間,並無負壓及其他規範要求。

實驗室的角落有一部 Phoenix 100,並沒有在使用。也有一部最新PREVI Isola System及自動革蘭氏染色系統,但也未看到在運作。科內有一間院感室,室內擺放雜物,並沒儀器設備,似乎沒有運作跡象。目前實驗室包括主管共有6位工作人員,短缺的人力,需以學生來填補。這樣的人力,一年365天,每天都有人上班,可想而知,能做的內容可能相當有限。

雖然A醫院的規模等同於台灣的醫學中心,但從現場觀察,他們有許多項目該做沒做,檢體量又少,我認為它比台灣的區域醫院,甚至有些地區醫院都還不如。雖然他們有著最先進的儀器設備,不是擺著不用,就是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功能,這絕對不是一間國家級微生物實驗室應有的作為。

B醫院也是一家三級甲等醫院,走進實驗室,書架上擺著許多不同顏色的文件檔及書籍,蔡文城教授舊版的臨床微生物學教科書也列在其中。整個實驗室包括主任共有五位工作人員,資深技師雖己退休,但經驗豐富,很務實、願意回來帶領年輕人學習,實在難能可貴。

B醫院微生物實驗室的設施擺設及動線與我所見過之實驗室有很大不同。常規檢體與TB檢體的接種一併在負壓房處理,檢體接種後,培養基送至負壓房外的培養箱。有趣的是,所有微生物實驗室的儀器都集中在一間獨立有空調的房間,包括BACT ALERT 3D 四個抽屜、BACTEC 9120 兩部、Vitek第一代、Vitek 2、ATB (API)及Phoenix 100等。由於培養及鑑定區域都在不同地方,如此的設計流程及路線,是否能達到工作效率,還是在做樣板呢?我不得而知。

B醫院的鑑定仍以傳統試管法為主,Vitek 2、ATB (API)及Phoenix 100擺設在其他房間,使用上極不方便,我相信可能也很少在使用。與A醫院一樣,所有染色片都有影像系統幫助存檔,血液培養也同時使用兩家廠商的儀器,但血液培養的量可能比A醫院還少。B醫院除血液培養基(Blood agar plate)外,其餘培養基都自行配置,因此也有一間單獨的培養基準備室,他們相信自己的質控比向外採購還好。B醫院比A醫院好,有操作厭氧菌,但無厭氧缸或厭氧箱,只以厭氧袋替代,因此推測此地的檢體量應該不多;沒有做微需氧細菌的培養,因此很多細菌在此醫院恐無法被分離及鑑定。有單獨放置Minipore純水系統的房間,而高壓滅菌在一密閉空間,但無抽風系統。

在短短的時間內看兩家實驗室,雖然無法細看實驗室真正的數據,但從我的觀察中我有相當多的感觸。大陸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如此快速,但實驗室的進展與我想像仍有相當大的落差。若在上海,屬於三級甲等醫院只是如此水準,可以想像一般醫院微生物實驗室的水平會是什麼樣的面貌呢? 這兩家醫院雖擁有現代化的儀器設備,但整個醫院的制度及人員素質無法搭配,因此無法提升整體臨床微生物的水準。

反觀,台灣微生物實驗室,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大多數實驗室不是經由TAF認證,就是有CAP的認證。此外,透過醫檢學會所做的能力測試,我有幸能參與其中,也深知目前台灣各醫院微生物實驗室的狀況。雖然我們面臨到健保給付的不公,也面臨新科技的挑戰,但我對台灣臨床微生物的水準深具信心,而這也是我們所有微生物實驗室工作人員應該可以自豪的。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二十六日
本篇發表於台灣醫檢會報26(4):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