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由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的規範談檢驗所發展的隱憂


最近詳讀即將於102年1月1日公告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修正案」,整個條文內容看似合情合理,但深入探討後發現法案暗藏玄機,特別是修正案第六條第三項對於診所或小型醫院無檢驗設施者可以以「採取檢體之委託代檢方式辦理」。此修正條文不僅與既有條文疊床架屋,也違背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七十一條的精神,同時對於現今已搖搖欲墜的檢驗所業務,更如雪上加霜,若不及時更正,對於檢驗所未來的發展及醫檢人力的培育將有實質的影響。以下簡述筆者個人的觀點。

修正條文前後重疊並違反法源精神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係依據全民健康保險法辦理,於八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訂定發布,距上次修正第七條(原條文次序)發布日期為九十五年八月二日至今已有六年餘。此次,主管機關所謂為符合實務作業需求情形,以及保障保險對象權益而修訂。其中第六條的修正全文指出「特約醫院、診所應將門診處方交由保險對象,自行選擇於該次就醫之特約醫院、診所或其他符合規定之保險醫事服務機構調劑、檢驗、檢查或處置。特約醫院、診所限於專長或設施不足,對於需轉由其他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提供調劑、檢驗、檢查、處置等服務之保險對象,應開立處方,交其前往其他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接受醫療服務。前項檢驗、檢查之提供,得改開給保險對象轉檢單,提供轉檢服務;或開立代檢單,以採取檢體之委託代檢方式辦理」。

特約醫院、診所既然可將門診處方交由保險對象,自行選擇於該次就醫之特約醫院、診所或其他符合規定之保險醫事服務機構調劑、檢驗、檢查或處置的條文,就無需再增加後一段「特約醫院、診所限於專長或設施不足,對於需轉由其他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提供調劑、檢驗、檢查、處置等服務之保險對象,應開立處方,交其前往其他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接受醫療服務。」,修正條文前後似乎重疊。但依現行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第七條「特約醫院、診所對於需轉由其他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提供調劑、檢驗、檢查、復健治療等服務之保險對象,應開立處方,交付保險對象至其他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接受醫療服務」,已涵蓋此法條精神。此外,第六條新修正條文第三項「…或開立代檢單,以採取檢體之委託代檢方式辦理」則違背全民健康保險法第七十一條「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於診療保險對象後,應交付處方予保險對象,於符合規定之保險醫事服務機構調劑、檢驗、檢查或處置。」的精神。

有檢驗設施的醫療院所
由於檢驗部門在醫院是一個賺錢單位,只要設有檢驗設施的醫療院所如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基本上是不會委託代檢。除非這些醫院的專長或設施不足,需轉由其他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提供檢驗服務,才會委託轉檢或代檢。但依現行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第七條的規範,已足以授權轉由其他保險醫事服務機構,接受醫療服務。筆者服務的醫院也有多項檢查因設施不足,或成本考量並不在院內執行,提供轉檢單,委由其他檢驗機構代檢。因此對於有檢驗設施的醫療院所,在實際執行上不會受任何影響,因此並不需要更動任何條文內容。

無檢驗設施的醫療院所
對於目前並無檢驗設施的醫療院所,所有檢驗業務都以代檢方式發包給檢驗所執行,或由醫師建議保險對象至特定檢驗所,事後再以極不合理的分成比率與醫療院所拆帳,這是醫檢界長年的痛。若此次修法,一旦通過,醫療院所以採取檢體委託代檢業務,將名正言順,此舉將違背全民健康保險法的精神,傷害保險對象有自由選擇醫療服務機構的權力。若整個檢驗業務由醫療院所主導,削價競爭有增無減,檢驗品質令人堪憂,而檢驗所的發展也將受限。此外,醫療院所與醫療服務機構可能形成壟斷,阻礙民眾選擇的權益。

原條文不須更動
也許有人認為這次辦法的修訂較符合現況,因為檢驗處方箋早已可從診所或醫院釋出,但仍少見保險對象持檢驗處方箋流向檢驗所,因此修正條文無傷大雅,因為現況已有似是而非的「代檢」事宜,但筆者認為萬萬不可。任何一個法條的修正須經由各利益團體協商達成,一旦正式通過,未來要刪減,恐非易事。由於現行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第七條已涵蓋此法的精神,因此其實並不需作任何文字的更動。

今日醫事團體要修正法條,一定以其自身利益出發,在醫界相對弱勢的我們,不得不提防之。至於檢驗處方箋已經可由醫院或診所釋出,為何未能使法規落實流向一般檢驗所是一件複雜的問題,未來可經由多重配套機制的擬定來解決此問題,這是所有醫檢界大家應努力的目標,然這不是筆者此次討論的重點。

檢驗所經營的困境
有關檢驗所經營的困境,筆者先前已詳述(1)。由於檢驗儀器設備的日新月異、政府規範日趨嚴格、品管措施及品質認證的要求越來越多,而代檢機制所衍生的市場削價競爭,多年來未獲任何改善且每況愈下,導致檢體量減少。因此全國檢驗所的家數從94年的650間至101年約450間,幾年間消失近200間,足以說明檢驗界的寒冬早已到來。若此修正案正式啟動,未來勢必有更多的檢驗所將被迫關門。

全聯會需加油
就筆者所知,全聯會並未參與全民健康保險醫療法的修正,而是等到修正案送交立法院後引起開業醫檢師及部分縣市理事長的反彈後,全聯會才得知此信息,也積極與衛生署溝通。依據官方資料,行政院衛生署已於一百年二月十四日預告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之各界意見,修正後於一百零一年六月二十七日再次辦理全文修正草案預告,參考各界意見後的修訂條文,再於一百零一年十一月六日公告並送交立法院排入101年12月26日的第8屆第2會期第15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於101年12月28日審議,若無異議,明年元月一日即生效!這麼長時間的修法,我們全聯會的幹部都沒有人知道信息,也沒有任何署內的朋友告知,這是十分令人驚訝又錯愕的事!

去年筆者曾撰文「我對全聯會的期許」(2),特別強調全聯會的角色應將重心放在制度面及政策面,規劃各種與醫檢相關事宜,幫助醫檢師爭取權益及替醫檢的未來鋪路。為了政策延續性,應聘法規專職人才,平時專注在醫事法規的研究,適時準備好資料,提出可行方案,才有助於解決問題及政策研究的延續性。但從去年底「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的公告(3)及此次的「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的修正案,顯示整個全聯會的團隊是在狀況外,不僅負責談判的人才缺乏,連有那些法規可能會影響醫檢師的權益,都渾然不知。然而,為什麼其他友會團體能動燭先機呢?這對我們團隊的運作是極大的諷刺,不是嗎?

結語
一次又一次與醫療相關法案的公告,看到我們醫檢團體的權益持續在喪失。醫院工作的醫檢師叫苦連天,開業的醫檢師哀鴻遍野,一步步走向不可逆的深淵中,這對在教育界服務的筆者而言,又如何說服剛踏入醫技系的學生們有個美好的未來呢? 除大環境的改變外,全聯會的幹部是否能用心經營是關鍵所在。再過四個月全聯會理監事即將全面改選,握有選票的會員代表們,希望能憑著自我良知,選出真正能幫醫檢師爭取權益的執政團隊!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本篇發表於台灣醫檢會報27(4)

參考文獻:
1. 吳俊忠 2010 一位醫技人的省思 台灣醫檢會報25(3):1-4.
2. 吳俊忠 2011我對全聯會的期許 台灣醫檢會報26(3):1-4.
3. 吳俊忠 2012醫檢界談判人才在那裏呢? --從醫療機構公告設置標準談起 台灣醫檢會報27(2):53-57.

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我所認識的邊疆


今年五月在台北的聚餐中巧遇「邊疆」,閒談中了解他對北京文史的興趣,是一位北京通,利用家裡的公寓及公司頂樓各蓋一座小型北京四合院。而他也收藏有過去臨床微生物實驗室的相關設備,因此讓我對他個人產生好奇。七月的地壇會議及十月的亞太感染症會議,兩次北京行,剛好有機會與他一起,除參觀名人故居及自行設計的四合院外,對於他個人、家庭、事業及嗜好有進一步的認識。他對中國文史造詣之深,恐非常人所及。此外,他思考的細膩,對品質的要求、嚴謹,可以反應在自建四合院的一磚一瓦、公司的運作、及生活品質上。經由短暫相處,我相信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懂得生活情趣的老中。對我而言,他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北京人。

家庭
邊疆64歲,兒子31歲,有一位三歲孫子,與妻子住301解放軍醫院宿舍。他在2011年2月曾患心肌梗塞,病癒後因此對飲食相當注意;生活簡單、作息正常,不抽菸、不喝酒,愛喝北京花茶。茶葉來自福建省,經廣西省茉莉花的層層製作後,運到北京。他對民俗文化非常有興趣,喜愛收集各式各樣的酒瓶,旅遊又以收集當地沙或石頭當作紀念。大清早至辦公室頂樓,養花種草,修身養性。喜愛書法,頂樓有張大的書法桌,讓他得以揮灑自如,常題字贈送親朋好友。拜訪當日,多位好友也要求其墨寶,邊疆爽快答應,當場拿筆揮毫。

北京威泰科生物技術公司
1995前,邊疆在BioMerieux工作,之後自行創業,公司於一年前由山東新華醫療併購後,邊疆仍為該公司總經理(人稱邊總),負責對外所有業務之成敗。公司有5層樓,外加地下室倉庫作為儀器設備的庫存,並建有兩座冷藏庫,主要儲存BioMerieux的產品。他走遍大江南北,又善於交際,因此事業蒸蒸日上。目前公司有超過100位員工,今年至七月已達到BioMerieux對經銷商的要求,預估今年銷售額會更高。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時,他主動爭取提供BioMerieux感染相關產品供大會使用,也得到政府頒發的感謝狀。

公司內設有講堂,可容納70-80位學員的訓練教室,各項設備齊全,這對經銷商而言是少見的投資。此外,邊總也收集所有BioMerieux出廠的儀器,未來可以形成一座小型的臨床微生物博物館。公司一樓有員工餐廳,廚師來自中南海釣魚台賓館。當天中午我們在員工餐廳用餐,除有傳統的北京小菜及點心外,也有龍蝦、魚、雞、鴨、牛應有盡有,此頓飯像辦酒席似的,絕不輸五星級飯店。

空中四合院
大病後,邊總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在公司頂樓500平方米的空間,完全遵照原來大樓的結構,沒有更動任何樑柱,配合四合院該有的格局,以五個月時間蓋完一座空中四合院--稱中華檢驗之家(六樓)。建築相當細緻,入口處有照壁(避邪氣、福氣及財氣不外流)、垂花門(作為內、外院的區隔)、門當(圓型代表軍人、方型代表書香氣息)及戶對(泰山石敢當)。東、西、南、北迴廊形成一個回字,可避免雨淋。牆上有以花卉為主的磚雕裝飾,庭院中有水塘、水榭造景優美,兩旁種植盆栽植物。

四合院有十間房,語意代表十全十美。北面為正房,東西屬廂房,南面為倒座房。一間西式羅浮宮,其餘九間以中式命名。這些不同房間的大小,各有其用途。不僅可做學術討論、會客、也提供餘興節目。德勝門提供自動麻將桌、朝陽門有棋桌、東直門為喝茶間、正陽門(北房)是會客室、不同大小會議室,討論室及儲藏室等。此外,有賞月台及太陽能設備,足以供應所有工作人員的熱水澡。令我驚訝的是所有這些裝修、設備及家俱只耗資150萬人民幣。空中四合院的設計不僅可做為學術會議,文人學者揮毫撥墨的場所,同時也有最新娛樂設備,提供員工自我解放的場所。從空中鳥瞰,一定是縮小版的北京四合院。

公寓內的四合院
妻子為現任解放軍301醫院副院長,住家位在醫院將官宿舍四樓公寓。進入宿舍區有人員車輛管制,大樓外觀並無特殊之處,樓內又有管理員做另一層次的管制,戒備森嚴。我心裡納悶如何在公寓內蓋一座四合院呢? 但當我們進入屋內,四合院的格局一一呈現。邊總以家庭實用性為主,依中華民俗傳統理念及現代科技的觀念來裝潢,其操作之細膩及用心,令人感佩。多年來他至各地旅行尋寶,透過他的慧眼,找尋裝飾物,通常既便宜,又具有價值。

公寓空間並不大,入門牆角下,有落成紀念的磚頭,記載著2005年四月動工,九月初完工的字樣,因此至今已七年。屋內有垂花門、門當戶對,地板的石頭特殊、化石鑲在牆壁,走廊設計有胡同的感覺。客廳透過燈光的控制,屋頂呈現一座完整的星座圖及閃閃發亮的星星,也有宮燈似的燈具呈現。客廳對聯有少見生物學中「界門綱目科屬種」的意境。此外,他以不同竹子做盆景,建構中式品茗區,聽著京劇,也是另種層次的享受。我對他的收集方式特別感興趣,他以一系列各式各樣的酒瓶(包括台灣的名酒)以及每到一處收集當地的沙土或石頭作紀念,以此來述說當地的文史、民俗及生態,相當有意義,也很值得學習。

結語
能認識邊總是我的福氣,兩次北京行透過他的安排,除讓我了解北京的名人故居及美食外(另撰文詳述),同時讓我了解一個人可以將他的嗜好、生活及工作結合一起,真是了不起。他不僅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同時也是一位博才多學的賢人雅士,一位值得尊敬的北京人!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月三十日

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再遊寶來竹林休閒農業園區


過去我常至寶來竹林休閒農業園區看生態,但2009年八月八日莫拉克風災對甲仙、寶來重擊後,我就沒有再去過。此次,由於時間及天候適宜,在沒有知會任何人情況下,抱著懷舊的心情想找回過去的記憶。災後已過三年,往園區的山路並沒有想像中的好。抵達梅礦民宿,林朝盛夫婦在民宿不期而遇迎接我們的到來。透過他們熱心的接待,除讓我們品嚐此地的茶、咖啡及茴香菜煎粿外,也帶我們認識幾位新朋友,其中演易山莊葉姓莊主以自然農法種茶,讓我印象深刻,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典範。

路程
當天我們從永康往新化、左鎮到南化,再往北寮至甲仙,沿途一路順暢。甲仙從八八風災後已沒有往日的人潮,許多商店門可羅雀,著名的三冠王停車場在週六仍有許多停車格,可想而知平日的狀況,我們略作休息後就直駛寶來。寶來街道的冷清與過去車水馬龍的盛況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以前我們曾住過的芳晨度假中心,一大片靠溪邊的小木屋,早已在風災中被沖毀。順著往竹林村的山路,路經幾個溫泉會館,其盛況也大不同如前。山路有多處崩塌,工程車仍在進行施工,我們在峰迴路轉的山間小路中抵達梅礦民宿。

梅礦民宿
抵達時巧遇林朝盛老師夫婦在整理環境,三年多不見,林老師一眼就能叫得出我的名字,實在不容易。屋外黃尾鴝的跳動、莫氏樹蛙及拉都希氏赤蛙的叫聲好像在歡迎我們回家似的。民宿旁種植了許多蔬菜及果樹,有些已快可採收,但光凸凸的梅樹只能等著寒流來開花。民宿老闆王順源先生外表略有歲月的痕跡,而林老師夫婦丰采依舊,樂愛自然生態。葉老師健談,我們彼此交換些近況及此地生態的變化。他們不僅種花、種菜,如今又開始學採茶、製茶。此外,民宿旁種植幾棵咖啡樹,部分已結果實,準備採豆,自製咖啡。

兩夫婦忙裡忙外,我們喝她親手採的茶葉及發酵後的東方美人茶、喝此地所種植的咖啡及茴香菜、麵粉、雞蛋所煎的粿。此外,台中名產鳳梨酥、苗栗大椪柑都拿出讓我們盡情地享用。閒聊中了解梅礦民宿及林老師家的主建物,在八八風災中並沒有受損,但沿途道路中斷、斷電,不能下山造成許多不便。今年夏天民宿旁有台灣夜鶯下蛋、孵蛋的紀錄,而橙螢目前仍有出現,藍腹鷴在晨昏時會在林老師家徘徊覓食。

認識新朋友
邱太太騎著機車路過,進來喝杯茶準備回家。她身材高佻,屬壯碩型婦女,與一般大家對鄉下農家婦女的印象不同,她對社會脈動瞭如指掌,也有自己的看法。但最令人佩服的是,每次來寶來竹林村,她都是一個人騎機車從嘉義竹崎到此整理果園(種李子--紅肉李子),每一趟約3-4小時,完工後再返回竹崎,其精神令人敬佩。由於她從小就在山裡種植果樹,對風雨的動態相當敏感,八八風災時親眼目睹土石流,如何將兩間房屋及果園吞噬的情形,以及一家五口如何安全逃離,這場水災,讓她永生難忘風雨的無情。

林郡農場以前花季時也來過,對滿山的桃花、李花印象深刻,絕不輸台大梅峰農場。目前農場由一對老夫婦在此地經營。由於季節因素,我們沒有看到花朵,只有遠看乾枯樹枝的果園。民宅後種植許多高冷蔬菜及蘭花。當天我們吃的甜芋頭湯,芋頭極Q,平時我對甜湯幾乎不碰,但當時的口感佳,也許未來會改變我的看法。回家前老夫婦又讓我們攜回高山芥菜。八八水災時建築物沒受損,兒子目前住台南虎尾寮,孫子讀復興國小、國中。

演易山莊位在海拔1,250公尺美瓏山的陵線上,其視野遼闊,可以遠眺寶來溫泉區和荖濃溪谷,山莊旁為原始森林,有森林步道可通往林老師的家。莊主葉枝木先生是一個崇尚自然愛護土地的實踐者,民國74年當他27歲時,毅然放棄都市生活來到寶來,以自然農法栽種作物。當我第一眼見到他時,他像是一位文人雅士,修行者,平易近人,說話慢條斯理,與一般茶農的氣質截然不同。他對茶葉品質要求極高,當天沖泡出的東方美人茶具有水果芳香味,我們覺得口感甚佳,但他並不很滿意此泡茶葉的品質,並加以論述此茶葉的優缺點。

由於此地氣候屬半日照、半雲霧,是東方美人茶(屬白毫烏龍的一種)種植的好地方。東方美人茶的茶葉須被小綠葉蟬吸食過,因此小綠葉蟬幾乎天天可以看到。實在很難令人相信,這裡30年來從沒有噴灑農藥及施加肥料,連澆水都得靠老天爺幫忙,確實是自然農法生態平衡的典範。茶園有8甲,一年收成不到幾百斤,而優質正統的白毫烏龍可能更少。當天我們抵達時,屋簷下鋪著今日剛採回的茶葉,內人的鼻子較靈,直覺有一股清香味,原來是來自於茶香,但莊主並不滿意此批茶葉的品質。據網路資料描述,演易山莊有三寶:明日葉、梅精、茶葉,雖然此行我沒看到成品,但以莊主對品質的自我要求,我相信絕對值得細細品味這三寶。

結語
一次不期而遇的懷舊之旅,能見到老朋友,一起話家常,又能認識新朋友,的確是令人快樂的事。由於林老師夫婦熱心參與公共事務又與在地居民互動良好,因此讓我們有個豐碩的一日遊。八八風災對此地所造成的傷害,至今尚未完全復原,觀光客裹足不前,往日的盛況已不再現,但豐富的生態環境,可能也因人為較少干擾而增添更多生機,也更吸引人。因此有機會,我會再度來此,除探訪老友外,也欣賞這處南台灣的生態樂園(台灣濕地雜誌第73期)。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二月二日

Ps. 從網路資料得知自然農法有下列四點特質:
1、 氣候變異:自然農法是順著節令栽種作物。什麼時候適合種什麼,什麼地形適合種什麼,都需跟著大自然的作息而定。

2、 土壤保持:土壤本身是活的,只要讓土保持活的狀態,就有足夠的營養來滋潤植物。化學肥料與化學農藥只會改變她的結構,減少微生物,如此將使土壤貧瘠。每個地區的土壤,都有不同的個性和問題,農民須要瞭解土地的特質,保持她的活性。

3、 病蟲害防治:自然農法對於病蟲害防治主要是去瞭解自然生態、蟲的生態、作物生態、土壤生態及細菌生態,以一物剋一物的方式來減低病蟲害。

4、野草防治: 化學除草劑一直是農民的法寶,但它也是大地的殺手。自然農法看到野草是用手或機器拔除、以地面覆蓋的方式、或種作物當綠肥來驅除野草。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北京名人故居行


過去由於書看的不多,對古代歷史或近代名人軼事了解甚少。此次透過一位北京通-邊疆的介紹,讓我了解和珅(清朝乾隆的貪官)、川島芳子(橫跨國民黨、共產黨、日軍的間諜)及梅蘭芳(京劇國寶)三位名人過去對中國的影響。經由深入介紹,了解一些典故,有些足以做為楷模,有些值得後人警惕。參觀恭王府,了解清朝庭院的格局及三絕一寶,並順道沾沾福氣;川島芳子及梅蘭芳的故居,結合文化、歷史、藝術及特色餐飲,像一座小型紀念館卻又是一處具有品味的餐廳,值得一遊。此外,能夠在北京品嚐西北高原的民間菜,並有樂團演唱當地歌謠,讓此趟北京行有別以往,是一趟精緻的知性之旅。

恭王府
北京有句俗語說,「如果你要沾沾王氣,那要到故宮;如果要看看中國的霸氣,那一定要到長城;如果要沾沾福氣,那就是到恭王府」!因此恭王府的魅力,也是北京最重要觀光景點之一。

恭王府位在北京什剎海旁,是北京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恭王府原是乾隆時期和珅的私人住宅,咸豐年間,恭親王奕忻入住這裏,是為恭王府的由來。王府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中路的三座建築大殿、後殿及延樓為主體。延樓東西長一百六十公尺,有四十餘間房間;東路和西路各有三個院落,和中路建築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廿多個景區各不相同。王府的門釘4個有三排共12個,五進。屋瓦為綠色,因此屬於有官階者;若為皇宮,其屋瓦為黃色;一般平民則以灰色或黑色為主。

恭王府有三絕一寶,分別是「福字碑、西洋門、大戲樓、藏寶樓」。王府從1777年建立至今,經歷了大小災禍,到目前都還可以保存得如此完整,可見其福氣之大。恭王府之所以稱作福氣之府,府內四處都可以看到「福」,大大小小的蝠總共有9,999隻。在屋簷的裝飾上有許多蝙蝠的造型,最上方的一排綠色為底,最遠端為「卍」(ㄨㄢˋ)及其第二層也是蝙蝠的形狀。王府的正中央,存在著「天下第一福」,據說是當年康熙皇帝為了替生病的老太后祈福,在天壇淨身祈福了三天三夜後所寫下的『福』字,送給孝莊皇后,皇后就此病癒。為了感念康熙的孝心,便請人將此字拓在石碑上。原本這「福字碑」是擺放在故宮,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被和珅轉移到了自宅。嘉慶年間,在和珅家中發現了福字碑後,不敢移回到皇宮,若冒然取出福字碑,將犯了風水學之大忌。

西洋門是目前北京唯一由漢白玉所建造的西洋門。北京原有兩座,另外一座在圓明園,但由於八國聯軍的破壞,早已不成型。大戲樓是當初和珅觀戲接待賓客的地方。大戲樓之所以稱之為一絕,主要是戲樓可容納近三百人,在當年沒有音響的年代,表演者在台上演唱,要能讓全場觀眾都可以聽到良好的音樂效果,在建築設計上確實不容易。可惜當天我們沒有時間進入喝茶、聽戲及欣賞內部建築結構。所謂的藏寶樓,據說是當年和珅擺放金銀珠寶的所在地。藏寶樓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共有九十九間半的房間(故宮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每個窗的造型不一,除典雅具藝術欣賞價值外,據說也是當年用來藏匿金銀珠寶的專用暗號。

王府庭園中有「沁秋亭」,又稱為「流杯亭」,是當時王府宴請賓客飲酒賦詩的地方。這個亭最特別在於其亭內的地面規劃了流杯渠,而上面的流水為活水,從不間斷。其造型橫看像水,直看像壽,透過地道將水引進到後方的蝠池。據說當年和珅還下令不能讓渠中的水中斷,為的是讓府內常保源源不絕的財氣、福氣。園內擺放一個石頭,其形狀就像是一個人抱著一個嬰兒又稱”送子觀音石”或“多子多福石雕”。據說當年和珅只有一個兒子,他一直想多子多孫,在太湖運來這一個送子觀音石之後,家中的妻子竟然就懷孕了!園區內有獨樂峰來自北太湖石,高約5米。蝠池旁種植許多榆樹,果實飄落池中被比喻為福財滿地之意。牡丹園種植多株百年牡丹,另有百年紫藤,春季花盛開時園區一定相當漂亮。

新紅資餐廳(東四九條66號)
新紅資餐廳原是川島芳子的四合院舊居,位在北京東49條66號,狹窄的胡同巷內,一條小小的單行道,門外並沒有招牌也無匾額,門口停放一台五十年代老舊紅星旗座車為其標誌,據說這輛是陳毅的座車。新紅資餐廳像是一座小型的現代史博物館,毛澤東的雕像豎立於庭院中。室內除有介紹川島芳子的生平外,毛澤東私人官邸用過的天鹅绒窗簾、周恩來用來收聽國際廣播的收音機、林彪坐過的牛皮椅子等都在此展示,家俱全是舊的,據說是中南海更新後所遺留下來。

餐廳老板是一對"中國通"的美國夫婦 (Lawrence Brahm,娶中國太太)以中南海菜和宫廷菜為主。四合院並不大,一間客房,四間廂房及中庭都擺上桌椅,因此能容納的客人並不多。屋中的西南角,依中國風水學是衛生間最好的位置,因此許多名人故居都以此角落做為衛生間。菜單以名人姓名或地名為主,當晚邊總點幾道名菜如成吉思漢牛肉、康熙排骨、慈禧燒餅(醬牛肉)、南泥灣(南瓜、四季豆)、夏湯(牛肉羹)、蔣介石湯圓(黑芝麻)及品茗(北京茉莉花茶),其中以慈禧燒餅及成吉思漢牛肉的口感較佳。聽說來此餐廳用餐,很多都是外國人,當晚也有日本客人在用餐,因此服務員的語文能力據說也佳。此餐廳相當雅緻,對外國人具有一種吸引力,對懷舊的中國老一輩的人可找回記憶,對我而言則是觀光獵奇!

梅府家宴
梅府家宴位在恭王府旁的胡同巷道(大翔鳳胡同24號),佔地1000平方米,原是清朝一位貝勒爺側福晉的私宅,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也曾住過。門口掛著兩個大燈籠寫著「梅府」,雅致的建築風格還沒入內就讓人喜歡。入門後,服務員帶著客人說明整個庭院設計、流水牆及房間家具擺設。梅先生的後代將梅蘭芳先生用過的餐具、手搖攝影機、手搖照相機、大型留聲機的喇叭等物品都在這裡展示,像是一座小型的梅蘭芳藝術博物館。

第一次遇到由經理(總管)為賓客以毛筆撰寫的菜單,菜的種類來自梅蘭芳家傳的600道菜,廚師中有四位都是梅先生家廚王壽山先生的傳人。梅府的服務員沒有年輕美麗的小姐,所有女性服務員全都是40歲以上,因此又稱「梅嫂」。邊總是一位老饕,當日我們的菜單相當精緻: 三味碟、鴛鴦雞粥、龍鬚魚絲(桂魚絲)、鮮果牛肉、醬蛋鮑脯、熗菜心、美點雙輝、炒年糕、核桃酪。 鴛鴦雞粥是梅府最具知名的特色菜,48小時恆温將雞胸肉熬成粥狀,再加不同的蔬菜,調入菜汁成粥,做成一白一綠的太極圖狀,實在美極了。據說梅蘭芳先生生前每日必喝此粥。 能聽著京劇,在客廳用餐,又有梅嫂的侍候實在是一種高級享受,但所費不低,據說是每位五百元起跳,屬相當高檔的餐廳。

西貝西北民間菜
邊總為了讓我能品嘗西北高原的菜,特別選擇一家著名的西貝筱面村。老板姓賈,故其店名為將「賈」分解為兩字即「西」與「貝」兩字。我們只有兩人,邊總仍選了一座包廂,幾道名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橘黃色的野生沙棘汁(Sea buckthorn juice)、熗炒牛心菜(像高麗菜)、科爾沁草原牛大骨、羊棒骨(烤)、面窩窩拌羊肉湯。在台灣我基本上是不會自己點羊肉,除非不得不,因為我實在是害怕羊騷味及中藥味。但令我驚訝的是,此地的羊並沒有羊騷味,據說在當地羊所吃的草較特殊,因此肉類較沒有異味。

我們一面用餐,邊總找樂團來包廂表演,透過我們的點唱,八位業餘歌手三男五女以電子琴及胡琴伴奏,唱幾首西北高原的歌曲。由於他們的不專業及缺乏敬業精神,邊總給予機會教育,希望他們對自己的專業要有所堅持,並建立自己的信用,期待未來能在中央電視台演唱出頭天。

結語
這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北京行,短短28小時,透過邊總的帶領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北京,雖然時間有限只能選擇恭王府,但他巧思的安排,從餐廳的選擇也能順道了解北京的名人文史。我相信類似這種餐廳在北京可能很多,但像邊總這樣精通文史又能侃侃而談的人,相信不多。他是一位最佳導遊,也是一位最佳企業經理人,未來若有機會再到北京,希望能再與他一起認識不一樣的北京。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