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北京名人故居行


過去由於書看的不多,對古代歷史或近代名人軼事了解甚少。此次透過一位北京通-邊疆的介紹,讓我了解和珅(清朝乾隆的貪官)、川島芳子(橫跨國民黨、共產黨、日軍的間諜)及梅蘭芳(京劇國寶)三位名人過去對中國的影響。經由深入介紹,了解一些典故,有些足以做為楷模,有些值得後人警惕。參觀恭王府,了解清朝庭院的格局及三絕一寶,並順道沾沾福氣;川島芳子及梅蘭芳的故居,結合文化、歷史、藝術及特色餐飲,像一座小型紀念館卻又是一處具有品味的餐廳,值得一遊。此外,能夠在北京品嚐西北高原的民間菜,並有樂團演唱當地歌謠,讓此趟北京行有別以往,是一趟精緻的知性之旅。

恭王府
北京有句俗語說,「如果你要沾沾王氣,那要到故宮;如果要看看中國的霸氣,那一定要到長城;如果要沾沾福氣,那就是到恭王府」!因此恭王府的魅力,也是北京最重要觀光景點之一。

恭王府位在北京什剎海旁,是北京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恭王府原是乾隆時期和珅的私人住宅,咸豐年間,恭親王奕忻入住這裏,是為恭王府的由來。王府分為平行的東、中、西三路,是世界最大的四合院。中路的三座建築大殿、後殿及延樓為主體。延樓東西長一百六十公尺,有四十餘間房間;東路和西路各有三個院落,和中路建築遙相呼應。王府的最後部分是花園,廿多個景區各不相同。王府的門釘4個有三排共12個,五進。屋瓦為綠色,因此屬於有官階者;若為皇宮,其屋瓦為黃色;一般平民則以灰色或黑色為主。

恭王府有三絕一寶,分別是「福字碑、西洋門、大戲樓、藏寶樓」。王府從1777年建立至今,經歷了大小災禍,到目前都還可以保存得如此完整,可見其福氣之大。恭王府之所以稱作福氣之府,府內四處都可以看到「福」,大大小小的蝠總共有9,999隻。在屋簷的裝飾上有許多蝙蝠的造型,最上方的一排綠色為底,最遠端為「卍」(ㄨㄢˋ)及其第二層也是蝙蝠的形狀。王府的正中央,存在著「天下第一福」,據說是當年康熙皇帝為了替生病的老太后祈福,在天壇淨身祈福了三天三夜後所寫下的『福』字,送給孝莊皇后,皇后就此病癒。為了感念康熙的孝心,便請人將此字拓在石碑上。原本這「福字碑」是擺放在故宮,但不知道什麼原因被和珅轉移到了自宅。嘉慶年間,在和珅家中發現了福字碑後,不敢移回到皇宮,若冒然取出福字碑,將犯了風水學之大忌。

西洋門是目前北京唯一由漢白玉所建造的西洋門。北京原有兩座,另外一座在圓明園,但由於八國聯軍的破壞,早已不成型。大戲樓是當初和珅觀戲接待賓客的地方。大戲樓之所以稱之為一絕,主要是戲樓可容納近三百人,在當年沒有音響的年代,表演者在台上演唱,要能讓全場觀眾都可以聽到良好的音樂效果,在建築設計上確實不容易。可惜當天我們沒有時間進入喝茶、聽戲及欣賞內部建築結構。所謂的藏寶樓,據說是當年和珅擺放金銀珠寶的所在地。藏寶樓是一棟兩層樓的建築,共有九十九間半的房間(故宮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每個窗的造型不一,除典雅具藝術欣賞價值外,據說也是當年用來藏匿金銀珠寶的專用暗號。

王府庭園中有「沁秋亭」,又稱為「流杯亭」,是當時王府宴請賓客飲酒賦詩的地方。這個亭最特別在於其亭內的地面規劃了流杯渠,而上面的流水為活水,從不間斷。其造型橫看像水,直看像壽,透過地道將水引進到後方的蝠池。據說當年和珅還下令不能讓渠中的水中斷,為的是讓府內常保源源不絕的財氣、福氣。園內擺放一個石頭,其形狀就像是一個人抱著一個嬰兒又稱”送子觀音石”或“多子多福石雕”。據說當年和珅只有一個兒子,他一直想多子多孫,在太湖運來這一個送子觀音石之後,家中的妻子竟然就懷孕了!園區內有獨樂峰來自北太湖石,高約5米。蝠池旁種植許多榆樹,果實飄落池中被比喻為福財滿地之意。牡丹園種植多株百年牡丹,另有百年紫藤,春季花盛開時園區一定相當漂亮。

新紅資餐廳(東四九條66號)
新紅資餐廳原是川島芳子的四合院舊居,位在北京東49條66號,狹窄的胡同巷內,一條小小的單行道,門外並沒有招牌也無匾額,門口停放一台五十年代老舊紅星旗座車為其標誌,據說這輛是陳毅的座車。新紅資餐廳像是一座小型的現代史博物館,毛澤東的雕像豎立於庭院中。室內除有介紹川島芳子的生平外,毛澤東私人官邸用過的天鹅绒窗簾、周恩來用來收聽國際廣播的收音機、林彪坐過的牛皮椅子等都在此展示,家俱全是舊的,據說是中南海更新後所遺留下來。

餐廳老板是一對"中國通"的美國夫婦 (Lawrence Brahm,娶中國太太)以中南海菜和宫廷菜為主。四合院並不大,一間客房,四間廂房及中庭都擺上桌椅,因此能容納的客人並不多。屋中的西南角,依中國風水學是衛生間最好的位置,因此許多名人故居都以此角落做為衛生間。菜單以名人姓名或地名為主,當晚邊總點幾道名菜如成吉思漢牛肉、康熙排骨、慈禧燒餅(醬牛肉)、南泥灣(南瓜、四季豆)、夏湯(牛肉羹)、蔣介石湯圓(黑芝麻)及品茗(北京茉莉花茶),其中以慈禧燒餅及成吉思漢牛肉的口感較佳。聽說來此餐廳用餐,很多都是外國人,當晚也有日本客人在用餐,因此服務員的語文能力據說也佳。此餐廳相當雅緻,對外國人具有一種吸引力,對懷舊的中國老一輩的人可找回記憶,對我而言則是觀光獵奇!

梅府家宴
梅府家宴位在恭王府旁的胡同巷道(大翔鳳胡同24號),佔地1000平方米,原是清朝一位貝勒爺側福晉的私宅,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也曾住過。門口掛著兩個大燈籠寫著「梅府」,雅致的建築風格還沒入內就讓人喜歡。入門後,服務員帶著客人說明整個庭院設計、流水牆及房間家具擺設。梅先生的後代將梅蘭芳先生用過的餐具、手搖攝影機、手搖照相機、大型留聲機的喇叭等物品都在這裡展示,像是一座小型的梅蘭芳藝術博物館。

第一次遇到由經理(總管)為賓客以毛筆撰寫的菜單,菜的種類來自梅蘭芳家傳的600道菜,廚師中有四位都是梅先生家廚王壽山先生的傳人。梅府的服務員沒有年輕美麗的小姐,所有女性服務員全都是40歲以上,因此又稱「梅嫂」。邊總是一位老饕,當日我們的菜單相當精緻: 三味碟、鴛鴦雞粥、龍鬚魚絲(桂魚絲)、鮮果牛肉、醬蛋鮑脯、熗菜心、美點雙輝、炒年糕、核桃酪。 鴛鴦雞粥是梅府最具知名的特色菜,48小時恆温將雞胸肉熬成粥狀,再加不同的蔬菜,調入菜汁成粥,做成一白一綠的太極圖狀,實在美極了。據說梅蘭芳先生生前每日必喝此粥。 能聽著京劇,在客廳用餐,又有梅嫂的侍候實在是一種高級享受,但所費不低,據說是每位五百元起跳,屬相當高檔的餐廳。

西貝西北民間菜
邊總為了讓我能品嘗西北高原的菜,特別選擇一家著名的西貝筱面村。老板姓賈,故其店名為將「賈」分解為兩字即「西」與「貝」兩字。我們只有兩人,邊總仍選了一座包廂,幾道名菜,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橘黃色的野生沙棘汁(Sea buckthorn juice)、熗炒牛心菜(像高麗菜)、科爾沁草原牛大骨、羊棒骨(烤)、面窩窩拌羊肉湯。在台灣我基本上是不會自己點羊肉,除非不得不,因為我實在是害怕羊騷味及中藥味。但令我驚訝的是,此地的羊並沒有羊騷味,據說在當地羊所吃的草較特殊,因此肉類較沒有異味。

我們一面用餐,邊總找樂團來包廂表演,透過我們的點唱,八位業餘歌手三男五女以電子琴及胡琴伴奏,唱幾首西北高原的歌曲。由於他們的不專業及缺乏敬業精神,邊總給予機會教育,希望他們對自己的專業要有所堅持,並建立自己的信用,期待未來能在中央電視台演唱出頭天。

結語
這是一次不同以往的北京行,短短28小時,透過邊總的帶領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北京,雖然時間有限只能選擇恭王府,但他巧思的安排,從餐廳的選擇也能順道了解北京的名人文史。我相信類似這種餐廳在北京可能很多,但像邊總這樣精通文史又能侃侃而談的人,相信不多。他是一位最佳導遊,也是一位最佳企業經理人,未來若有機會再到北京,希望能再與他一起認識不一樣的北京。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十五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