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鰲鼓濕地之旅後,今年再一次帶學生去做戶外學習。此次選擇高雄濕地,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不同濕地的特色,透過不同濕地的串聯,形成一條生態廊道,進而讓物種能自由遷移達成基因多樣性的觀念。目前在台灣各大都市中,只有高雄有生態廊道的規劃,在十幾處濕地中,當天我們選擇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所經營的棲地,從援中港的濱海溼地、洲仔的都會型濕地及半屏湖的滯洪池濕地公園,透過志工的解說,讓學生認識不同濕地類型的特質及周遭的生物相,真是一次相當優質的戶外學習之旅。
援中港濕地
援中港地區因今年919凡那比水災造成淹水,而成為頭條新聞。援中港濕地位在典寶溪與後勁溪之間,由於軍方將50公頃土地給高雄市政府,市府將其中20公頃做為污水處理廠,另30公頃分別在汙水處理廠東西兩側做成溼地,藉此淨化汙水後再排放。西區溼地有10公頃,是此次戶外教學的場所。入口處有工作站,旁有一棵掌葉蘋婆,拳頭般的果實(木魚之花)可見。岸邊的水柳綠意昂然,由於退潮,清白招潮蟹、網紋招潮蟹及彈塗魚在泥灘地清晰可見,高灘地上又有多處兇狠圓軸蟹(雷公蟹)的洞穴,而野狗在園區內涉水游泳至泥攤地,竟也進入我的眼簾中。
援中港濕地為鹹水及淡水交界的濕地,因此攤地上有許多紅樹林,主要以海茄苳為主,雖然台灣四種紅樹林在此都可見到,但紅海欖、欖李及水筆仔並不多見。灘地上海茄苳的呼吸根展露出強韌的生命力,紅海欖的葉及胎生苗與水筆仔相似,透過解說了解紅海欖的葉尖明顯、胎生苗的表面粗燥,可輕易與水筆仔做區別。濕地中有少數雁鴨及小白鷺,步道兩旁種植許多的草海桐、土沈香及苦檻藍的紅樹林植物,此外,也種植許多蜜源植物如馬利筋、馬纓丹、蓖麻,因此,園區內有許多蝴蝶在飛翔 (淡小紋青斑蝶、樺斑蝶、孔雀莢蝶)。黃槿(粿葉樹)的葉大及所開的大黃花相當豔麗,此樹具有抗鹽及耐乾旱,因此在南台灣濱海地區常見,其葉可用來「包仔粿」,據說所蒸出的粿,口感極佳。當天,我也檢了一個水黃皮成熟落地的豆莢。站立於觀景台,可以鳥瞰整個園區,天氣好時,可以遠望高雄市的85大樓。
援中港濕地由於位在高雄縣市的交接處,離市區有段距離,園區內環境的美化工作,完全依靠週日志工及學校社團的支援。園區內有條星光大道是由高師大及義守大學社團利用廢棄物鋪設完成。高雄中山附中的師生,每逢周日都可看到黃主任出錢出力,帶高中生來此做勞動服務,清除雜草、種植樹木、整治園區,其精神可佩。園區內淡水池上的水生植物長得相當茂盛,布袋蓮的花雖漂亮,但生長力旺盛,常長滿整池,清除困難,令人頭痛。汙水處理廠原先規劃排放4000噸至濕地,但目前每日排放約15000噸,已超過園區所能承受的淡水量,因此,在部分區域紅樹林有些死亡,河魨也不見,未來應予改善。
洲仔濕地
2003年洲仔濕地是濕盟第一個在高雄認養的濕地,位在左營蓮池洲仔社區內,當時是因要推動”水雉返鄉”計畫,而建議市政府做都會型的濕地公園,以利水雉能重返高雄。洲仔濕地經由大家的努力,不僅營造成功,各種水生植物、昆蟲,兩棲類豐富,而且水雉也重返洲仔,並在此育雛,因此洲仔濕地已成為高雄市各學校及社團戶外教學的場所。過去幾年來,洲仔濕地得到國內許多環保獎項,成果值得肯定。由於此濕地復育成功,濕盟在高雄也陸續接下許多生態復育及經營管理的工作。
當天由援中港至此已近中午,用完簡單午餐後,學生分兩路進行園區導覽,隨著園區步道,欣賞許多園區內的鳥類、昆蟲、植物及果實。紅粉鳳蝶的幼蟲吃馬利筋;檸檬安為尤加利樹之一種是無尾熊喜愛的植物。水柳的根細強,在園區長的相當好,此外,台灣欒樹、四星椿象、樺斑蝶、黃蓮木、櫸樹、毛柿(烏心石)、稜果榕、蘋婆(木魚之花)、月桃、過山香(檳榔味道)滿天星、台灣光臘樹(白雞油),獨角仙、相思樹、台灣萍蓬草、午時花、紅冠水雞、蒼鷺、夜鷺、小白鷺都在園區內可見。雖然我們看到許多昆蟲、植物及鳥類,但讓我憂心的是整個池子已出現許多問題。
洲仔濕地有10公頃,分為一大池及一小池,大池水深30公分,從觀測塔往下看,整個池子被槐葉蘋及布袋蓮滿滿的覆蓋住。靠近教育中心旁的小池,水深有250公分,因此沒有水草能在池內生長。大池內因有許多泰國鱧魚及福壽螺的侵入,池內鳥類的繁殖及水生植物的生長都受到影響,整個生態環境需要做大幅改善,才有可能再度恢復成一個健康濕地。
半屏湖濕地公園
半屏湖濕地是2006年高雄市政府利用建台水泥公司五座滯洪沈砂池而成立之濕地公園。池頂標高約16~18公尺總面積約7.8公頃,若包含周邊陸域所需的生態緩衝區、教育解說系統及維修動線等,合計約為12公頃。原本光禿禿的半屏山,經由多年植栽後,已成為一處動植物豐富的樂園。濕盟於2007 年1月 1日認養半屏湖濕地至今。
當日下午我們沿著步道繞池一小圈,透過志工及企業員工的支援,步道整理的相當乾淨,此地早已成為附近社區居民茶餘飯後散步的最佳去處,而且也是許多釣客光臨的場所。步道兩旁有許多低海拔植物,闊葉五木(擦櫸烏牛樟)、毛西蕃蓮、構樹、相思樹及高大的銀合歡(造紙、永豐餘),具有排他性,連雜草都不生。而雙子葉植物如檸檬安因有微管束的關係,耳貼著樹可以聽到水流過的聲音。雖然是短短的一小時,然而透過解說也了解此濕地的典故及認識部分植物。
此次,三個濕地週六休園,但透過呂芳宜小姐的安排,專程為我們解說。援中港的吳明德及何芳譽志工、洲仔的林竹男及郭進國、半屏湖的歐麗華及郭進國夫妻都參與解說,他們的熱誠及熟練的解說技巧,讓學生學到不少生態知識。特別是郭進國理事,當天早晨在半屏湖辦活動,結束後又至洲仔及半屏湖,幫我們導覽,實在感激不盡。
總之,十一月底的南台灣天氣仍相當炎熱,一天走訪三個不同特色的濕地,對每一個人的體力都是一次考驗。這過程中我觀察到有多位同學對戶外教學的熱誠,相信學生的收穫一定是豐碩的。但對於戶外活動較沒興趣的同學,若能看到,原本的荒地透過志工努力,而變成都市的生態園區及戶外教學場所,也應有所啟發。希望藉由此次戶外學習,年輕人未來也能投入經營鄉土的行列。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