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一位醫技人的省思

每當與醫檢前輩聊天時,看到目前醫檢師的社會地位及待遇每下欲況,讓我們對國內醫檢師的未來憂心忡忡。醫檢教育在台灣早己超過五十年,教學內容從早期傳統的檢驗到今日高科技檢驗,學生讀的書比過去都多,畢業後得先通過考照率偏低的國家考試,取得醫檢師執照。若幸運通過考試,也不易找到工作;若找到工作,在忙碌的職場上,並無升遷管道,而所領到的待遇,也是所有醫事團體中較低者;開業的醫檢師叫苦連天,許多檢驗所幾乎無法生存。雖然醫檢師有通過立法,但現階段的醫檢師法仍無法保障醫檢的各項權益,面對如此的環境,身為醫檢界的一份子,我願意提出個人的看法,期待醫檢師的春天能快快來臨。

以下我從學校教育、醫院及檢驗所的角度,分別探討醫檢師現階段的問題,並提出可能改善的方向。

學校教育與實務脫節
國內醫檢師執照考試的通過率,依照今年二月及七月的比率,分別為4% 及23%。一位學生在醫技系讀了四年,通過率竟如此低,顯然學校所定的教育目標與實務是有些差距的。目前與醫技相關教育的學校有14所,除少數仍招收五專及二技生外,大多數為四年制大學部學生,畢業須修習至少128學分。大一的課程稍為輕鬆,大二至大四每天課程滿檔,學生除修習傳統的檢驗課程外,有許多與生物科技相關課程也是必修的,因此學生幾乎沒有空閒來思考所學或學習新的領域。

最近幾年我因參與教育部醫衛分子檢驗生技教改的關係,有機會至各校訪視。很多學校的學生實驗室空間狹小,實驗經費缺乏,因此許多實驗常以模擬方式取代。操作項目又與當今醫院實驗室的做法脫節。若有實驗,為了減少耗材的使用,也常以分組操作取代每個人的實際操作。當一位學生畢業後,不能立即被社會所用,顯然這些實驗課程值得檢討。

對許多學校而言,要刪減課程實在不容易,每位老師都想盡辦法將其所知傳授給學生,卻不問這是否必要。若課程不刪減或不整併,又如何增加現代許多生技的新知? 課程的改造相當痛苦,老師們應拋棄舊有的教學觀念才得以突破,特別是現今網路資訊發達,如何利用這些科技來帶動學生的學習,也是我們應思考的方向。雖然目前許多大學的課程委員會也會邀請校外老師、業界及學生參與討論,但如何落實課程改造,仍有許多努力的空間。

目前師資的遴聘,大部分的學校仍以研究成果為導向來擇聘老師,這些師資大多數具有博士學位,很多也具有醫檢師資格,教授基礎課程絕對綽綽有餘,但多數老師並無實務經驗,這樣如何肩負教授臨床課程的重任呢? 所幸,目前有部分學校會要求老師在寒暑假至醫院學習新知,讓老師能在教學與實務工作上不脫節,但這樣的學校畢竟是少數,因此唯有透過教育部對醫技科系的規範,將此列為大學評鑑的必備項目,才能彌補缺失。

對於高階臨床師資的培育,國內目前只有以在職名義進修博士學位的醫檢師,並沒有專為已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提供博士後的臨床訓練課程,因此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只能選擇基礎研究做為博士後訓練,以利日後找尋教職或研究單位。這種沒有專為臨床培育優秀人才搖籃的體制,高階人才的斷層是必然會發生的。因此如何訓練對臨床有興趣的博士後研究員,以培育高階醫檢師,是衛生署及醫檢學會刻不容緩的改善目標。

國內有超過幾十年的醫檢教育,培育無數的社會菁英。各校醫技系所的教育目標,都以”培育醫檢及生技人才”為主要訴求。但根據成功大學醫技系針對過去18屆共535位畢業生所做的調查顯示,只有79(14.7%)人目前在醫院從事醫檢師工作,76(14.2%)人在生技公司工作。有趣的是,從96-99年中,116位的畢業系友只有一位從事醫檢師工作、9位在生技公司工作、59(50.9%)位繼續升學。這資料顯示,目前在醫院工作的醫檢師似乎已達飽和,大多數的系友畢業之後,以選擇讀研究所居多,而畢了業之後,也只有不到三成的人,從事與醫檢及生技相關的職業。這結果值得政府教育及衛生單位深思,我們是否要浪費社會資源,繼續培育所謂的”醫檢專業人才”? 目前全國醫技系每年招收大約1000位學生,這些學生未來會有多少人進入所謂醫檢及生技領域,顯然是令人悲觀的,因此醫檢人力的總額管制,應該值得討論。

醫檢師在醫院的苦悶
醫界人士都很清楚,醫院最賺錢的單位是檢驗科,但管理階層並非因檢驗科的賺錢而滿足。相反的,他們一直被要求要有更好的績效,增加新的檢驗項目,來滿足臨床醫師的要求,但對人事的聘任案,卻管控相當緊。醫檢師在大部分醫院除組長外,並無其他升遷管道。部分醫院有所謂的臨床病理技術主任及檢驗科主任,但有技術主任的單位通常還有一位部主任在主導整個部門的運作。目前除臨床服務外,醫檢師每年要準備多項評鑑及認證,要參與教學,有些醫院還被要求做研究。週末除值班外,通常醫檢師還要參加許多繼續教育課程,取得學分,才能維持醫檢師的專業資格。很多醫檢師常超時工作,無怪乎很多資深醫檢師都在數年資,隨時準備退休。若這情形只是少數幾家醫院的心聲,聽聽也就罷了,但若是普遍現象,這個職業團體的未來也是值得憂心的!

醫檢師人力的不足顯然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如何說服資方增加檢驗人力,永遠是主管最棘手的問題。什麼是合理的人力需求呢? 資方常以其他家醫院的人數及產出做為比較的標準。但不同醫院,不同環境及不同管理的流程是否能一體適用,是有疑問的。目前藥師在醫院的人力計算是以處方箋及藥事調劑費做為聘用藥師人力的標準;同樣的,合理的醫檢師人數,應以檢驗單及產值納入醫檢師人力計算的標準,而非以病床數的多少來決定才屬合理。

醫檢師在如此繁忙的工作環境下,除銓敘的公務員外,大多數約聘人員的薪資所得是醫事人員中較低者。對管理階層而言,能低薪聘用以節省經費是天經地義的事,但為何同樣是醫事人員,藥師與醫檢師的薪水會有相當大的差距? 顯然是兩個職業團體在國家衛生政策面的標準不同所致。藥師積極爭取"醫藥分業”以處方箋保障藥師的專業及獨立性。然而醫檢師雖有通過立法,但目前的政策及制度,並無法凸顯醫檢專業的獨立性,這是醫檢人員應努力的目標。然而,供過於求的人力市場,也是醫檢專業不能提高薪資的主因之一。

目前在台灣各大醫院的檢驗部門有各種不同名稱,如檢驗醫學部、病理部、檢驗科、實驗診斷科等。檢驗部門由醫檢師當主任是天經地義的事,就像藥劑部由藥師當主任;護理部由護理師當主任一樣。但現在教學醫院評鑑標準,一定要有臨床病理醫師為主任的醫院,才能取得較好的評鑑等級。為何一位有臨床豐富經驗的醫檢師不能來擔當此重任呢? 試問現今醫檢師所簽發的檢驗報告中,有那些項目是需要醫師來簽名負責呢? 若有,也是少之又少。因此這種不合理的評鑑制度,一定也要改善。

檢驗所經營的困境
目前全國大約有450間檢驗所,其中10間規模較大,聘用多位醫檢師,但絕大部分為一至二人的小型檢驗所。過去多年我曾以衛生署訪視委員的身分至不同檢驗所查訪,部分檢驗所確實認真執行,並通過TAF的認證。但除少數大型檢驗所有大量檢體外,大多數檢驗所是哀鴻遍野,幾乎已達關門階段。每次訪視聽到相當多前輩抱怨,已經沒檢體可做,每天還要開機做品質管制、週末又要上繼續教育課程,身為醫檢界一分子的我,聽起來也覺得辛酸。

資深的檢驗所人員常說,他們美好的時光已過,目前面臨同業的削價競爭、不合理的醫師抽成制度及健保檢驗費用申報的不合理。為何連多數優質的檢驗所也無法生存呢?早期在沒全民健保制度的時代,開業人員的收入除了來自於醫院病人的檢體費用外,仍有許多直接至檢驗所自費檢查的病人。但從健保開辦之後,這種自費檢查的病人已少之又少,都會區又有許多大型健診中心取而代之,因此檢驗所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大型檢驗所主要做為醫院後送的單位,利潤也許低,但影響不大,影響業務量最大的莫過於小型檢驗所。

為了解決開業檢驗所的問題,我認為最根本解決之道是直接與健保局及衛生署爭取開業醫檢師應有的權益,特別是在健保檢驗處方箋申報的自主權、處方箋的釋出及基層檢驗費用總額制的推動。目前小型醫院或診所是自行找檢驗所合作,檢驗所提供檢查結果,供醫院或診所做申報,因此檢驗費用的給付,縱使健保局給付合理,但實質上檢驗所能得到的費用少之又少,因此要積極向健保局爭取誰做誰申報,才合乎常理。如此,可以避免醫師的剝削,以及檢驗所為了代檢所引發的惡性削價競爭。此外,處方箋的釋出在醫藥分業已成功的進行多年,此制度的改變,讓藥師身價水漲船高,從大學聯考分數至醫院起薪聘用的標準,完全與過去不同。因此只要能落實全民健保醫療辦法應釋出檢驗處方箋的規定以及實施西醫基層檢驗費用總額制,且誰做誰申報,將可以解決檢驗所的困境,也可擴大醫檢師的就業機會,解決醫檢師過剩的問題。

結論
總之,若大家認同檢驗是一項專門職業,此專業一定要有起碼的尊嚴,但從學校、醫院至檢驗所,處處對醫檢師充滿不平等待遇,學生學習意願低落,考照通過率低,而職業醫檢師的心情苦悶,這對專門職業是一項打擊。醫檢人除了要自律外,更要團結積極爭取應有的權益。要改善上述的問題,主要的核心點還是在衛生署、健保局及教育部,因此唯有透過醫檢師全國聯合會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協調,以衛生署及健保局的政策規範來保障醫檢師的各項權益,用教育部對系所的評鑑,來要求師資及課程的改善,如此才可以有機會看見醫檢師春天的到來。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九月三十日
本篇發表於台灣醫檢會報25(3):1-4



附註: 本篇是為成大醫技系成立20週年慶而寫的文章,希望藉此機會來了解當今醫檢在台灣的現況。內容所述為我多年觀察之心得,也許文內所敘事實並不完全正確,所提方案也許滯礙難行,但無論如何若能引起醫檢界的廣泛討論,也達到我撰寫本文的初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