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0日 星期二

成立專科醫檢師的重要性


醫檢學會多年前已討論成立專科醫檢師的議題,但並沒實施,二年多前學會吳竹蘭理事長擬推動專科醫檢師的考試,但遭大部份基層醫檢師的反對,而停止進行,今年因台灣分子醫學會推動臨床分子醫學專科醫檢師的甄審,再次引起討論。但多數人總以當今醫檢專業在醫院受到不平等待遇以及檢驗所面臨門可羅雀的寒冬來做為它不需存在的理由。目前醫檢師從制度面及執行面有許多問題待解決,而長期受到剝削、打壓、不合理的工作量及薪資所得也未改善,但這不是本文想討論的問題。以下我僅對成立專科醫檢師的重要性提出我個人的看法。

任何一個專門職業要得到認可,一定得通過國家所認定的考試,取得專業資格。但一個專業領域若範圍過大,各領域又有其獨特性,若要成為該領域的專精者,一定得發展各專科領域。如醫科畢業生除有醫師執照外,在進入醫院後不僅有內、外、婦、兒等四大科別,在其下又有許多次專科;護理領域除有護理師執照外,還有內、外科專科護理師等證照。這些具進階資格的專業醫師或護理師證照,不僅對其在專業領域的專精表現給於肯定外,同時對於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將會有所提升。我國醫檢師法對於醫檢師執業的範圍已有明確規範,包含一般臨床檢驗、臨床生化檢驗、臨床血清檢驗、臨床免疫檢驗、臨床血液檢驗、輸血檢驗及血庫作業、臨床微生物檢驗、臨床生理檢驗、醫事檢驗業務之諮詢及臨床檢驗試劑之諮詢。以目前醫檢領域發展的快速,任何一位醫檢師要專精所有領域,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專科醫檢師的發展勢必有其必要性。

在美國,不僅美國臨床病理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Clinical Pathology)有各種專科醫檢師的証照外,同時各個專業的學會也有”專科”及”專家”的證照制度。但在我們國家與醫檢師有關之業務,除細胞學會有細胞醫檢師的証照、感染控制學會對其所屬業務的執行者有專業的規範、各單位也有自行使用的名稱,如品管醫檢師、教學醫檢師等頭銜外,其他就只有一般醫檢師的職稱。根據衛生署的資料顯示,目前取得醫檢師執照約有一萬九千人,分散在不同領域,但主要仍以醫檢相關業務為主。一個在職場工作10年、20年,甚至30年以上的資深醫檢師,其專業能力在其特定領域,一定在水準以上,若能透過適當程序給予專科醫檢師的資格,對於其個人及單位將更具意義。

專科醫檢師在醫學中心及教學醫院,對主管而言,是否會因有專科醫檢師的證照而影響主管對人員的調度?我認為是不會的。這些已取得專科醫檢師資格的人,還是可以從事其它醫檢相關業務。但對小醫院、診所或檢驗所會有所顧慮,特別是檢驗所。目前台灣約有400多家檢驗所,但真正有日常運作的不到一半,其中檢驗所醫檢師的人數可以從一人檢驗所至數十人的大型檢驗所都有,然大型檢驗所的家數只有少數幾家,因此小型檢驗所也是施行專科醫檢師最大的阻礙所在。小型檢驗所擔心的莫過於未來在實施專科醫檢師後,有很多檢驗項目將不能做,須要有專科醫檢師執照才能來執行。其實檢驗所的施行細則在專科醫檢師實施之後,是可以透過公開討論的。我個人認為小型檢驗所,可以視如一般家庭醫檢師,就像一般病人可以透過家庭醫師先行做第一線的檢查一樣。但較精密、較困難的檢驗項目,則需有專科醫檢師的證照為宜。

有些資深醫檢師建議,若專科醫檢師的設置不能得到衛生署的許可,就不要有專科醫檢師的設置,我深不以為然。因為專科醫檢師的證照是對個人專業能力的肯定,有些醫院會因有專科醫檢師的設置,有更多的醫檢分級,相對薪資可能也會有調整。但我個人認為不論是否有升級或調薪,這些因素不應該是影響專科醫檢師證照的設置。因此,我建議全聯會應以專科醫檢師的法制化為優先,排除一切障礙,積極與衛生署溝通,相關証照程序若能獲得衛生署的認可,對醫檢專業將有多一層的保障。

現階段可能有許多學會有意願來規劃與醫檢相關的專科醫檢師認證,全聯會可以透過內部組織研擬方案,站立於制高點委託專業學會來實施證照考試,建立整個專科醫檢師的架構。目前大家擔心的是一旦要實施,專科醫檢師的資格認定要含蓋那些專科?要如何考試或口試?它通過的標準又是什麼?我認為這些細節問題,都是可以公開討論的。

幾年前署立醫院及醫學中心開始做實驗室認證時,大多數的實驗室多持觀望,如今全台多數的實驗室都已通過認證,政府也已將實驗室認證視為醫院評鑑及健保給付必備條件之一。雖然醫檢師的日常工作量大量增加,但不可否認整個檢驗品質,透過認證也得到提升,對於病人的醫療照護絕對有幫助。我深信各項專科醫檢師證照開始實施後,也必然會有同樣效益出現,當專科醫檢師在全台已普及後,醫院的評鑑也勢必將此納入規範,屆時醫檢的專業將進入另一個旅程碑。

總之,目前醫檢師所處的環境,是極其惡劣。爭取專科醫檢師的證照,對目前現況可能沒有太多的改變,且對醫檢師可能有另一種負擔,但對任何一位長久在工作崗位上的醫檢師,若能適時給予肯定,將是一種榮譽,若這榮譽又是來自於政府單位的認可,我認為更加寶貴。此外,透過專科醫檢師的頒發,將有助於提升醫檢師的形象,因此成立專科醫檢師的證照制度就有其必要性,今日不做,明日還是要做,雖然專科醫檢師的制度運作,剛開始大家會有所不適,但長遠來看,對醫檢師的專業形象,絕對是利多於弊,我樂見其成。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十二日中秋夜
本篇發表於全聯會醫檢會刊1(2):35-36

築夢踏實:為坔地揮汗的故事

我從小有個夢,希望能在沙漠中建立一處良田,雖然這個夢並不確實際,但因緣際會加入濕盟,讓我的夢想成真。台灣並沒有沙漠,但經濟開發濫墾的因素,多處良田早已成為荒地或工業用地;美麗的山川遇雨成災,土石流頻傳已成為人民的夢饜。濕地保護聯盟成立十五年來,除早期的反七輕及爭取保護區的劃設外,也參與濕地廊道之規劃、特殊物種的保護及棲地的經營管理,這些豐碩成果,也得到各界的肯定,為台灣這塊土地保護許多珍貴的濕地及物種。

濕盟開啟了台灣棲地經營管理的先鋒,11年來從官田台糖土地的開挖,成功的改造成國家級濕地;四草A1區鹽田濕地的認養,讓國際級濕地的生物多樣性能呈現;高雄都會區洲仔生態濕地公園的建立、援中港濕地及半屏湖濕地的認養,已成為高雄地區學生戶外教學重要的場所;風箱樹在宜蘭52甲的拯救及台灣蓴菜在宜蘭雙連埤成功的復育。這些都是濕盟夥伴們經年累月熱情投入的成果。這本書以豐富的圖文整理濕盟過去所經營的棲地,很多是從無到有,從瀕臨絕種到復育成功,每個棲地靠著摸索及自我學習,在失敗中累積經驗、創造成果。

我很榮幸這些年來能參與濕盟的決策,也認識到許多值得尊敬的人,他們不僅出點子與政府部門協調,還出錢出力,沒有他們為這塊土地的奉獻,絕對不可能有今日的成果。過程中,無數志工的投入,穿著青蛙裝在池塘、在海邊,忍受著夏日的酷暑及冬日的寒風刺骨,唯有這些親身參與過的人才能深刻體會,對這群人為這塊土地的付出我們都感到驕傲。衷心的感謝支持我們成長的會員、默默無聞的濕盟之友、企業的支持及許多環保團體的幫忙,才能有如此亮麗的成果。看著一個個完成的棲地,我與大家共享著成果時,也彷彿有一種小時夢想竟然成真的喜悅。

台灣仍有很多的環境問題待解決,濕盟仍會秉持著創會的宗旨,努力向前行。當您看完本書若有所感動,可以不拘任何型式加入濕盟的行列,為台灣的鄉土做更多的努力,讓後代子孫能安居在這塊土地上。未來有一天,您帶著小孫子經過這些地方時,您會很驕傲的告知他,過去您曾在這些土地上努力過的痕跡。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年八月五日

第五屆北京地檀會議有感

雖然過去來過北京幾次,但這是第一次參加北京地壇會議。三天(7/15-17)的北京行,來去匆匆,扣除路程外,只在北京停留一天開會,會議內容並沒我想像中的精彩。空閒時間,沒有參觀名勝古蹟,大多在明星餐館享用在地美食及品嘗不同白酒。白家大院的宮廷宴、湘菜王的雙椒魚及花家怡園的超大海參讓我印象深刻,但中國人對時間的觀念及服務態度,則令人不敢領教,也讓我烙下深刻的印象。

地壇會議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會場離2008奧運主會場鳥巢很近,寬闊的會議中心,安檢相當嚴格,會議在三樓進行,中央擺設業界的展示櫃,可惜廠家及人潮並沒有想像得多。此次會議主要是以肝炎病毒為主,再搭配其他主題,邀請多位國際知名人士,會場有多間會議室同時進行,場地具國際規格,包括雙螢幕及主持人面前有大電視,準備相當貼心。

由地檀醫院、全球華人微生物暨感染症學會及國際治療學會(ICC)共同規劃細菌研究會,司徒教授臨危受命主持開幕式。他可能忘記了自己的身分,既扮演主持人的角色,介紹演講者,卻又主導會後的討論,實在尷尬。會場聽眾不多,演講已由英文改為中文,會議安排六人演講,上下午各三個人,每個講者只有20分,但討論時間過長,因此會議超時甚多。會議的演講者到會議前一週才定案,顯示籌備委員會仍有許多改善的空間,但對會議公司所安排的接客及送客,我給予高度肯定。

第一天為了等其他兩位教授(柯文謙、劉正義)一起來用晚餐,我們8 pm才離開酒店,驅車前往”白家大院”的宮廷宴。餐廳是早期禮親王的房舍,有50多英畝,目前只開發40英畝,庭院宮燈及燈籠到處都是。大院的內部裝飾特殊,餐桌器具以黃金色系為主,服務人員穿著古代服裝、高底的花盆鞋,逢賓客都說吉祥話,格格的頭頂裝飾可分出不同階級的服務人員。晚上7-8 pm有表演,可惜我們錯過這個儀式時間。餐點中有幾道較為特別的料理,如:妃子笑(三種花瓣菊花、玫瑰花、康艿馨)、青山羊肉炒辣椒、醬驢肉、北香酥鴨包、玉米汁、竹蓀湯及宮廷麵點等。其中宮廷麵點含有六種不同點心,每一種小點心都有吉利話,只是當時我沒聽懂服務生所表達的意義。

第二天中午,特地驅車至湘菜王用餐,餐廳附屬在雲南會館內,離馬可波羅酒店近。我們在包廂內享用特殊餐點如雙椒魚(雄魚)使用紅色泡椒及綠色椒(酸)及佛手(豬腳凍)等,並以北京的二鍋頭(52%)搭配,平時有飲白酒習慣的劉教授,午間的白酒似乎沒有讓他開懷暢飲。

晚餐驅車前往”花家怡園”,位在雍和宮後院,每天從早晨10點開始營業至清晨4點,當晚我們要離去時已近凌晨,但還有許多客人才要準備進入,而隔壁的胡大餐廳,甚至還有人在室外排長龍等待入內。 我們被安排在後院另一處四合院的大廳,室內裝飾具有特色。當晚在默沙東藥廠胡俊經理的做東下,我們品嘗許多特殊餐點如霸王雞、烤大番薯、超大海參(約 45 cm)及烤鴨。此外,品嘗江蘇的夢之藍白酒(52%)口感佳,可以比美四川的五娘液,藍色的酒瓶相當雅緻。但胡俊經理以德國啤酒(4.8%)取代白酒,她一杯一杯的敬、一杯一杯的乾,讓我見識到中國人喝啤酒的品味,我原先以為她是一位千杯不醉的俠女,但最後她還是有點失態。

用餐時,室外下大雨,薛博仁醫師及柯醫師要趕班機至杭州,準備明天的會議。劉教授建議他們明早才走,但兩位執意離開。我們繼續用餐,外頭的閃電及雷雨聲不斷,劉教授說,打雷閃電飛機恐無法成行,沒想到他的預言竟然成真,後來他們兩位是在機場外圍旅館過夜。離開餐廳時,外頭仍下著大雨及閃電,由於此時已近午夜,街上仍擠滿了人,交通癱瘓,胡經理在路上攔車,但並無所獲,默沙東陳宇新先生透過朋友幫忙叫車,原先告知我們10分鐘可以來車,最後竟然等了55分鐘才到,可見大陸人對時間的觀念,實在有點令人受不了。

中國人的服務品質一向是被人詬病的,我也深有同感,以搭飛機及飯店住宿來說明。此次我選擇搭CA 代號的飛機,是我的誤判,我以為是華航班機(CI, Air China) ,沒想到竟然是中國國際航空(CA, China Air)。班機延遲105分才起飛,機場工作人員及空服人員對誤點並沒做任何說明,也沒道歉,真是令人匪夷所思。這若發生在台灣的航空公司,可能早已引起公憤。此外,來回兩班不同飛機,機內的單槍投影機品質相當差,無法觀賞影片;機內的餐點也無選擇,品質也較差,這些現象讓我對台灣的航空公司機場及機上服務品質更加肯定,未來若有機會選擇時,我一定選台灣的班機。我們被大會安排在中奧馬可波羅酒店,酒店的外觀及規模是五星級,但房內洗臉台排水系統差,顯然軟體設施及人員管理有待加強。

早晨六點通往機場的公路,一路暢通無塞車,沿路兩排具羽狀複葉的國槐樹黃色小花正值盛開。由於北京機場的動線長,入關或出關都要搭接駁火車,雖然我提早到機場,整個作業流程也無耽擱,但前後仍花掉一小時才抵達登機口。未來,若有機會再到北京,務必注意時間的規劃。

總之,此次地壇會議,雖然會場中並沒有學到太多的科學新知,但一趟北京行,除嚐到不同的美食外,更對中國人的做事態度有進一步的認識。這些知識經驗的累積,相信對我未來在處理事務上有所助益。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年七月二十日

賞螢之旅:瑞里漫步雲

瑞里對大部分在南部人而言可能有聽過,但較少來此遊玩。由於此地每年四、五月是螢火蟲的高峰期,不易找到民宿,為了讓基醫所今年的賞螢活動能成行,幾個月前先行走訪瑞里,找尋合適民宿。4月9日這天天公作美,氣候宜人,圓潭自然生態園區的美、燕子崖及千年蝙蝠洞的天然孔洞、舒適的民宿、一閃一亮的黑翅螢、孟宗竹的綠色隧道以及具地方特色的風味餐,讓所有參與的人都有一次難忘的回憶。

晨八時由醫學院門口出發,一輛中巴加上幾輛小車,一路行駛二高北上至梅山交流道轉太平、太興至瑞里風景區,沿途果園、茶園及檳榔樹遍佈山區,中途有幾處涼亭可以鳥瞰平原。由於我們來時已四月初,錯過梅、李、桃、梨及山櫻花的開花季節。路況尚佳,但部分路段狹窄,會車時須相當小心。此外,至瑞里村前有多處坍方,對面光禿的山頭,擔心若遇大雨,土石流的慘劇必然會再發生。

瑞里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位於嘉義縣竹崎鄉和梅山鄉的交界處,剛好在嘉義166縣道瑞里一號橋旁,海拔約1,000公尺,全程往返約需一小時,適合全家大小健行。區內有三處瀑布(圓潭瀑布、向山瀑布和心湖瀑布),可惜我們來時,屬枯水期;若在夏季,瀑布水量一定相當豐富。資料顯示此生態公園常見的鳥類有四十五種、魚類六種、蛙類十五種、螢火蟲二十五種及蝶類一百多種。當天我們在步道上發現一隻赤腹櫛角螢,原先以為是紅胸黑端螢,回來查書後,機警的羅玉枝老師發現牠的大小及體型與黑端螢不合。此外,黑端螢通常是夜行性,而此螢在白天發現,因此可以排除。赤腹櫛角螢體型較大,屬於日、夜行性,雄螢常於白天發現,沒有發光器,利用雌螢發光來完成交配。

在神仙庭時,山澗溪石上看見一隻母的鉛色水鶇,尾巴上下搖擺不停露出白色的尾羽,吸引許多人的注意。溪流裡,能看到多隻台灣鏟頷魚(苦花)、台灣石賓魚及台灣馬口魚(一枝花或山鰱仔)讓我興奮不已,這三種台灣特有種也是檢視此地水質清澈的指標魚種。由於周遭環境溼度高,許多寄生植物如山蘇、崖薑蕨及金狗毛蕨,常附生在岩石或樹幹上生長。沿途除有高大的桂竹林外,大葉楠、水同木、筆筒樹、台灣莎蘿等蕨類植物散布在步道兩旁,而大紅紋鳳蝶及斑蝶在園區到處飛揚。拱橋下的景色、岩石及層次感,讓我彷彿走入世外桃源,這完整的生態環境,假以時日將成為台灣一處極佳的旅遊勝地。

離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不遠處有燕子崖及千年蝙蝠洞,沿著步道小徑而下,階梯相當多,大家擔心回程一定相當辛苦,但一路聊天,轉眼間每個人皆抵達目的地。燕子崖及蝙蝠洞前有一條長長的吊橋,站立於吊橋中央,遠看燕子崖及蝙蝠洞的峭壁相當壯觀,兩者相連,屋簷般的峭壁上經由水流自然形成蜂窩似的石孔洞,據說仍有相當多的毛足燕聚集於此,可惜我們並沒有看見。

漫步雲端民宿,這名字讓人有點飄飄然的感覺,民宿位在166縣道73.8公里處海拔1,070公尺,去年五月才開始營運。整棟民宿為木屋,庭院種植許多觀賞花卉,房內空間寬廣,每間房各有不同的格局,房與房之間並不相連有獨立牆,因此隔音佳。與傳統民宿相比,我認為這是在瑞里地區屬於高級的民宿,整棟民宿住滿可達70人。當天我們包下整棟,但只住了49人。由於民宿不在村落上,附近也沒其他民宿及房舍,因此夜晚相當安靜。民宿後面為茶園屬民宿的一部份,但民宿旁為快樂農場,種植許多李樹及桃樹,五月中旬後,會有紅肉李及甜桃可採。當晚幾位老師坐在中庭閒聊,林老師準備多種糖果餅乾,難得聽到兩位資深教授對成醫過去及未來發展的對話,教授性格特質彰顯無疑,過程中不同見解的表述,對許多老師而言,受益良多。

用完晚餐,大人小孩似乎相當興奮,大家等著看本次來此的主要目的:賞螢。當晚民宿廖經理負責帶領,我們一同往山下斜坡走動,路過李園看到零星幾隻黑翅螢閃著黃綠色的光,引起許多小朋友的興奮。當我們離開李園至草叢時,我們發現更多的黑翅螢在空中飛舞,大人小孩個個眉開眼笑追逐黑翅螢,沒多久,玻璃瓶中裝了多隻閃閃發光的螢火蟲,相當好看又有趣。由於螢火蟲的光為冷光,雌或雄在發光器的節數有明顯的差異,因此很多人在找尋瓶子內,何者是公,何者為母? 結果,我們看到的都是公的螢火蟲。

黑翅螢在台灣從南到北皆有,常見於中低海拔山區,亮而明顯是台灣四、五月觀賞螢火蟲的主要種類。雖然此次有看到許多黑翅螢在飛舞,沒讓大家白跑一趟,但整個螢火蟲的數量,並沒有我想像的多,我們沒有看到螢火蟲的”大發生”,稍為可惜,這可能與南台灣久旱不雨及今年冬天時間較長有關。深夜,遠處莫氏樹蛙及黃嘴角鴞的叫聲始終不絕於耳,讓我對瑞里地區的生態環境仍有所期待。

瑞里的綠色隧道全程約三公里,繞一圈約二小時左右。我們從派出所旁進入,沿途標誌明顯,同仁一面走一面閒聊,小孩總是一馬當先,父母緊隨在後,而小小孩走走抱抱,父母格外辛苦。經過農舍兩旁長滿黑色果實的咖啡樹,部分水蜜桃也已結果,農家大小忙著以紙袋包著果實,防止蟲蛀。綠色隧道主要是由散生竹種的孟宗竹為主,有少數的轎篙筍(石高竹)及桂竹參雜其中,整排筆直又翠綠的孟宗竹林,中間夾雜著冒頭的竹筍,實在很美。隧道的終點站剛好是連接野薑花溪步道及瑞太古道的三叉點,在海拔1,150公尺處設有休息站,有家小店賣傳統仙草、高山愛玉,店家生意興隆,供不應求,許多好友都在此品嘗。由於去年風災,野薑花溪步道仍在修復,預計今年十一月完工。通往瑞太古道的入口處及公路166線道,也因中途有一小段路仍在修復不易通過,在當地人的建議下,我們由原路回。雖然此行沒有繞完一圈,有點可惜,但身處在綠色隧道最美的一段,能多走一次,絕對值得。

瑞里除有美麗的景色及特有的生態外,應屬當地最具特色的風味餐。此次我們在三個餐廳用餐(圓潭、民宿及茶壺山莊),每桌2,500元,菜色大同小異,都以當地食材及野菜為主,如山茼蒿、山芹菜、高麗菜、山豬肉、白斬雞或醉雞、焢肉筍絲或梅干扣肉、炸溪蝦、紅燒糖醋魚或豆酥鱈魚,其中又以紫蘇梅炸豆腐較為特殊。

此行我認為美中不足之處,在於民宿旁的果園有噴灑農藥,破壞整個周遭環境。由於下個月是紅肉李及甜桃的盛產季節,當天下午我們看到快樂農場主人在民宿旁的果園噴灑農藥,多位老師在房內也聞到農藥的異味。農場主人說這是讓果樹修復傷口,並防止感染,讓果實長著又大又甜。對農夫而言,也許是營養劑,但對我而言,這不就是農藥? 當時我在想今夜的螢火蟲一定有問題,但農場主人及民宿經理似乎認為沒問題,因為昨晚他們還是在果園可以看到許多螢火蟲。當晚果園中確實看到零星幾隻螢火蟲,但都在果園的邊緣,很少在中央,答案很清楚,民宿經理無言以對。第二天,晨六時不到,我在賞鳥時,同樣又看到全副武裝的農夫再次噴灑。此外,在綠色隧道終點站吃愛玉仙草時,莊老師聞到農藥味道,趕緊遠離座位。未來,此地噴灑農藥的時間,若不加以改善,縱使瑞里有美美的生態,也一定會嚇走喜愛生態旅遊的客人。

總之,這是一次成功的生態旅遊,由於學校給每位老師的壓力越來越大,基醫所能辦理老師的舒壓活動,實屬不易。過程中,風景區有其美麗的一面,也有其值得省思的問題,而資深與資淺老師一路的交談,也是很重要的傳承。整個行程難易適中,雖然有部分老師因第一天過多的階梯,造成腿酸,但看著大人及小孩滿心的歡喜、夫妻間感情的昇華、親子間和樂融融的畫面,我認為此行相當值得!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年四月十一日
本篇刊登於成大醫訊23卷第一期

PS. 七月初我再度與南縣醫檢師公會來漫步雲端。圓潭自然生態園區三個瀑布的水量豐沛,一隻受傷的鉛色水鶇幼鳥站立於階梯旁,無視我們路過;民宿依舊,巧合的是我們又被安排住同一個房間”觀星房”(B-07),令人羨慕的是理事長早晨在民宿茶園附近發現20種鳥。

四十二年老友的聚會

從進入元培至今已42年,這之間老朋友雖偶有相聚,但大多數屬於短時間聚餐,很少有較長時間的閒聊及進行知性之旅活動,此次能在台南相聚且過夜是一次難得的機會。雲月也因這群好友到來,忍著手臂的不適而整理家務,並做幾道小菜。夜晚的閒聊,欣賞老照片及細數過去種種,彷彿回到當年讀書的情境。天氣晴朗,走訪安平景點、四草保護區及烏腳病文化園區,並品嘗有名的安平豆花及土城海鮮,這種具知性又有鄉土風味的聚會,帶給每位一次溫馨的回憶。

當日下午四點多,陳朝輝夫妻的車先到,郭芳礎夫妻的車尾隨在後,張宜文也適時抵達,連豐隆夫妻、林永健及蕭月貴的車抵達時已近用餐時間。很多人帶來不同的特產及蛋糕,由於前一天三月十一日日本關東9.0大地震,引發宮島14公尺高的海嘯及福島核電廠汙染事件,因此話題一直圍繞著此新聞! 這事件也提醒每一個人生死無常,讓大家相當感傷之餘也覺得更應把握當下。

雖然我們來台南已超過19年,兩年前在永康買房子,但這段時間除阿貴、永健及朝輝有來過成大宿舍外,其餘幾位好友都沒來過。能促成此次台南行,主要是今年農曆初三在芳礎家的聚餐所致。這群老朋友很少能到遠處過夜,主要是大家都在上班,時間很難調配,另有小孩上學或照顧老父母所致。如今這些條件已漸消失,加上無太大經濟壓力,因此閒聊中,大家一致同意三月初的台南行。但沒想到永健兄仍是迷迷糊糊的,他不認為要在台南過夜,花四個多小時開車至台南,當晚立即返北,感覺像是來鬧場一下。

有別於以前的聚會,我從整理過去的老照片安排此次的回顧,讓每一個人再看一次過去大家的模樣。宜文相當高興,很多人都是她畢業後第一次又見面。永健是我們這群老同學中年紀較大者,他一如往昔,侃侃而談,對任何事物都很熟悉,也樂於表達意見,有他在,聚會永遠是不會沉悶的。

第二天的行程安排,對我而言是一項考驗,由於只有半天多的時間,如何讓這些老朋友能有趟”文化及生態”之旅,而又不流俗是一項挑戰。這麼多年來我實在不知這群老友的品味及興趣,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安排。我們欣賞安平樹屋的老榕,了解當時德記洋行在台灣歷史的角色及現況,參觀日式房舍及品嘗安平豆花。此外,也安排至四草野生動物A1高蹺鴴保護區,雖然沒時間入內參觀,但至少讓這群老友知道我在閒暇之餘也參與生態保護。中午在有名的土城海產店用餐,處女蟳、海蝦、蚵麵線、南洋鯽、炸花枝丸、海瓜子、西瓜綿魚湯及青菜都是道地具特色的地方小吃。


由曾文溪口走台61線快速道路至東石這路段是我喜歡的路段,此路段不僅有多處造型特殊的拱橋,又能欣賞台南沿海的魚塭、鹽田及牡蠣田。若在傍晚,車經由此地還能欣賞夕陽餘暉,是一條具有南台灣特色的公路。到北門參觀烏腳病文化園區也是我常帶貴賓的景點之一。王金河醫師長期在此地為烏腳病人服務及視病如親的精神,足以做為所有人的楷模(Role Model),也因王醫師對烏腳病的貢獻,他已列入百年來對台灣公共衛生最具貢獻的人物之一。參觀布袋觀光漁市,為此次聚會的終點,朝輝也藉機購買新鮮海魚及牡蠣帶回苗栗。這些兼具生態、古蹟及地方鄉土特色的聚會,相信是安排妥當,又有意義的活動。

總之,這是一次相當難得的聚會,當天我也在台北開會搭高鐵趕回台南,雲月也帶傷準備此次的聚會,這種幾十年的友情,所流露出來的情誼是很難被其他事務所取代的。願未來能有更多的聚會,也能擴增一年四班聚會人數。阿貴事後來信寫到”如果生命真能再重來一回,我依然選擇相同的路,因為這42年的情誼是無法割捨的,更深深的相信,無論您在那裡總有人惦記著您。”我也深有同感。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百年三月二十五日


老友家庭近況:
林永健: 忙碌著做不同的事業,兩位孩子已就業。
連豐隆與金株: 女兒今年暑假畢業,取得語言治療師資格,將在美國就業,他們也將至美國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過去為了經濟因素,馬不停留的賺錢,如今兩位小孩已開始賺錢,週末若有活動,他們也願意撥空參加。
陳朝輝與郭冬蘭: 喜愛騎腳踏車及攝影,目前已有部落格呈現他的作品。冬蘭今夏也準備退休,未來他們的生活會更加精采。兩位小孩一位讀研究所,一位已就業。
郭芳礎與林佑: 兩位早已退休,來台南前一晚,在台中過夜。最近在北投買房子,農曆初三我們也參觀過,整修的相當雅緻,也成為一處聚會的場所。芳礎及林佑是虔誠的基督徒,小孩在紐西蘭打工,最近會返台。林佑對文學造詣深,在留言簿寫下的意境,恐非我能理解。
蕭月貴及李勝和: 勝和已退休,兒子伯毅目前就讀實踐大學工設系二年級。
張宜文及李耀興: 耀興仍在大陸,兩位女兒都在台北工作。

2011年9月19日 星期一

我對全聯會的期許

去年秋天我因撰寫”一位醫技人的省思”得到許多迴響,全聯會理事長也因此召開多次會議,討論各項議題,不同意見紛湧而上,無論結果如何,至少醫檢界在內部討論醫檢的未來,絕對是正確的一件事。但最近社會上發生一連串與醫檢業務有關之事件後,雖然我們的父母官,也在媒體發表言論,但並沒深入去探討問題根源,尋求解決問題的決心。這些事件對在醫療體系相對弱勢的我們,本來是宣揚理念的大好時機,在人氣可用的時間點,讓社會上知道醫檢師在整個醫療體系所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眼看機會一次又一次的流失,身為醫檢界的一份子,讓我對醫檢的未來發展感到憂心。

目前在醫檢界最具有代表性的組織是中華民國醫檢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全聯會),它是所有執業會員的公會,為法定組織;在學術領域中醫檢會員人數最多的是社團法人台灣醫事檢驗學會(簡稱醫檢學會)。全聯會的職責主要在幫執業或開業會員,爭取應有權益,解決所有制度面及法規面的問題;而學會就其名主要著重在專業領域的學術發展,舉辦新知學術研討會、發行學術刊物,與國際學術團體聯繫及合作是其主要任務。因此,全聯會是代表整個醫檢團體對外的窗口,它的一言一行會影響醫檢界的走向,也影響社會對這團體的觀感。然而幾次事件下來,我認為這組織需要再重新做調整的時候。以下僅對全聯會會務運作,在對事不對人的情形下,提出我個人看法。

全聯會的任務
依據組織章程第二章第六條全聯會的任務共有13項,包括會員業務之指導、互助及福利;現代檢驗學之介紹、研究、編譯及編印書報雜誌;檢驗糾紛之調查;協助進行公共衛生及保健、福利事項;維護全民健康及醫療救濟事項;輔導推行醫事檢驗法令;接受機關團體或會員之委託及諮詢;促進會員組織之健全發展;各項社會運動之參加;促進國際醫事檢驗機構或團體之聯繫;醫學制度、醫事檢驗學教育及醫事檢驗行政等建議事項。這些包山包海的任務是否是全聯會都要做,還是有任務的優先次序呢?目前會務只靠單薄的一兩位專職及一群幹部來達成,對於重要議題也常因人力短缺,無法延續而失焦。我認為全聯會的角色應將重心放在制度面及政策面,規劃各種與醫檢相關事宜,幫助醫檢師爭取權益及替醫檢的未來鋪路即可。其它事宜,全聯會可站在制高點與相關學會合作推動,如此不僅可將人力、物力集中在法規及政策面,同時又可與各學會維持良好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幹部的組成
全聯會目前有理監事46人加上3位執行長、3位副執行長、1位秘書長及2位副秘書長共55位幹部,陣容相當龐大。會務由14個委員會來執行全聯會章程中所指定的13項任務。從會務的性質,全聯會與醫檢學會的角色截然不同,因此全聯會與醫檢學會幹部的組成也應有所不同。但有趣的是,現今醫檢學會的理監事中有將近一半的人也是全聯會的理監事,這種一雙腳跨兩條船的作風,顯然影響全聯會及醫檢學會在自我角色上的運作。目前所有的理監事是屬不支薪的幹部,每一位理監事在各自的職場上一定有其社會地位,大家平時已非常忙碌,在公餘時間才能討論問題並落實成效,因此,我更好奇的想問,目前這14個委員會中有多少委員參與實質運作,而各個委員會的成效又是如何呢?這些扮演雙重角色的理監事,是否會有角色錯亂的問題,還是兩會職掌有太多的重疊性? 這些問題應被提出來討論。

領導人的風格
領導人的特質永遠是單位能否經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每一屆全聯會的理事長都很賣力在替醫檢師做事。現任理事長上任一年多來,到處與政府相關單位做政策性溝通,隨時應付各種突發狀況,像救火隊似的在滅火,在協調,其精神可佩。此外,他還需花額外時間至醫檢學會當監事,負責學會中不同委員會的事宜。每日疲於奔命,如此的努力若能得到掌聲絕對值得,但現況醫檢師的地位每下愈況,怨聲載道,眾人皆知,這也是他身為全國性領導人無法迴避的問題。因此,理事長每到之處,總聽到地方幹部提出對政策的質疑。領導者除要有傾聽不同意見的雅量及溝通能力外,更要善用醫檢界的人才。醫檢的圈子相當小,任何風吹草動,信息很快傳開,誰會做事、誰會自我圖利,一清二楚。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一位好的領導者,就是要能挑選出好人才,讓其發揮所長,協助推動會務。三顧茅廬的故事足以借鏡,以目前全聯會的職責,我們應該反思一下,這些幹部是否是最好的夢幻組合呢?

政策延續性
全聯會成立至今已十屆近30年的時間,這段期間每屆理事長都有自己設定的目標在推動,然而可悲的是許多的政策並無延續性,特別是全民健保實施後,整個制度面的改變,很多給付及評鑑對檢驗界格外不合理,透過漫長的協商及談判過程,才能爭取到一點點的進展。在中央部會與各利益團體談判時,除要有豐富的人脈及談判技巧外,就是需要時間來磨合,最後讓法令落實執行才算成功。若新任理事長無法延續前朝的政策,很多前朝的努力將前功盡棄,這是相當諷刺的事,也會被政府部門看笑話。我常在想,今日不論誰當理事長,若大家最終的目標都是”為了照顧一萬九千位醫檢師的權益”,為何運作會有那麼大的落差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法規專職
任何一個企業能經營成功除了領導人及幹部的遠見外,總是有一群能力強的人在企劃、收集及研究資料,提出可行方案供決策者參考。如前所述,若法規及制度面是全聯會的首要任務,我們應該找尋適當的法規人才。全聯會的幹部,平時工作已忙碌,根本無閒暇思考問題,提出可能方案。而目前會務只由少數專職做一般行政,如此的人力,處理一般事務都不夠,何來迎戰各利益團體及政府部門所提出的質疑呢? 過去幾個案子能成功達陣,完全靠著理事長及幹部們不眠不休的努力,但這種效益也常常是短暫,且沒延續性。隨著理事長輪替後,新任的團隊又要重新去了解實情,提出方案,而所提方案若與前任者的認知上有差異,容易造成與政府及利益團體談判上的困擾。因此我希望全聯會能慎重考慮聘請有能力的專職人才,平時專注在醫事法規的研究,適時準備好資料,提出可行方案,才有助於解決問題及政策的延續性。

醫檢的選舉
依據人團法的規範,目前在台灣的選舉制度是民主的,一人一票,票票等值,若能選出對的人來服務,對任何團體是一種福氣。政治上有藍綠之分,很不幸的醫檢界似乎也有藍綠之分,從地方的公會選舉至全聯會及醫檢學會的選舉都有。每到選舉年,大會參與的人潮總是盛況空前,熱鬧非凡,平時很少在醫檢場合出現的人,此時也現身。能有相當多的醫檢師願意出來選理監事,服務醫檢界,我由衷感佩,這也顯示會務的蓬勃發展,能共同參與,是與有榮焉。

若各會員代表的投票行為,是出自於對候選人的認識,投下他(她)心目中神聖的一票,我相信沒有人會有任何異議,這也是一個成熟社會應有的表現。但事實並非如此; 很多候選人用盡心機,拉票、綁票、換票及搜刮委託票等等。為了說服不同陣營的選票,原先是好友,也常在一夕之間變成仇人似的。如此選舉是否能選賢與能,不無疑問? 一個專業知識份子能在地方被選為會員代表是一種榮譽,但部分代表竟然毫無自我判斷能力,失去一個知識份子應有的良知,我認為這是可恥的。這些被選上理監事後的幹部,是否能善盡自己的職責,還是被護航成功後,高枕無憂,三年後再來湊熱鬧呢?這是十分值得警惕的事。

結論
今日醫檢師若處在太平盛世,執業者有地位又受人尊敬,開業者各個眉開眼笑,學生畢業後有良好就業機會,就不需我費心來撰寫此文。但現況與理想的境界完全相反,醫檢師的處境岌岌可危,不同利益團體又一直在搶奪醫檢大餅,若全聯會無法抵擋住這股勢力,醫檢勢必崩盤,而歷史會記載一切過程。

最後,我誠懇的希望,所有醫檢界的領導幹部,務必拋去成見,好好用心檢討什麼是醫檢團體的最大利益,結束過去的恩恩怨怨,共同對外,讓醫檢師有尊嚴的在職場上戮力以付,這才是全聯會的首要目標。


吳俊忠
寫於中華民國一百年九月十八日
本篇發表於台灣醫檢會報26(3):1-4